健康生活

氧氣袋的使用說明是什麼

通常如果自己有心血管疾病的話就應該要在家裡面準備著氧氣袋的, 這對於自己的身體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這主要就是由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會短暫性的感覺到自己呼吸困難, 甚至是胸悶的, 所以就可以使用氧氣袋來給自己的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 而且氧氣袋這種醫療器械不光是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 還可以緩解哮喘, 或者是高血壓。

1)氧氣袋灌滿氧氣後要用螺旋夾將橡皮管夾緊。 檢查氧氣袋是否漏氣, 可用雙手壓袋, 貼近面頰, 若有漏氣則面頰上可感到一股氣流, 有時還可聽到氣流的響聲。 如發現漏氣, 要及時修理好, 以保證及時供氧。

2)將消毒鼻導管接上玻璃接管, 使之與氧氣袋皮管連緊;打開螺旋夾, 將鼻導管口端對準面頰, 如感到有氣流, 則表示鼻導管通暢, 也可將鼻導管口端放人一隻盛冷開水的杯中, 如見水中有氣泡逸出,

則表示鼻導管通暢, 並可從氣泡逸出的多少, 瞭解給氧量的大小。

3)用棉簽蘸冷開水清潔一側鼻腔, 然後把帶有氧氣並經過冷開水濕潤的鼻導管插入鼻孔。 手法為先向上插入約3釐米左右, 再向後插入約7釐米左右(相當於鼻尖到耳間的距離), 然後用膠布把鼻導管固定在鼻孔邊上, 以防滑脫。 目前, 一次性輸氧管設計越來越合理, 使用很方便, 可以隨取隨帶, 不需要插太深, 刺激性小, 較舒適, 病人易於接受。

4)氧氣袋內壓力降低時, 可用手加壓, 以利氧氣排出;或把氧氣袋當枕頭放在病人頭下, 用病人頭部重量使氧氣排出。

5)有條件的能在氧氣袋皮管中間加一個濕化瓶, 這樣可以使氧氣濕潤, 以避免病人因吸人乾燥的氧氣而損害呼吸道粘膜。

濕化瓶內盛1/3的冷開水, 瓶塞上有2個孔插入長、短兩根玻璃管, 長的玻璃管上端接氧氣袋皮管, 下端要深入到水面以下2~3釐米處, 使氧氣通過玻璃管自水下面逸出, 再進入其下端離水面4~5釐米處的短玻璃管及與其上端連接的皮管與鼻導管。 這樣進入病人鼻腔的氧氣, 因經過水的濕化, 使病人感到舒適。

不過對於氧氣袋的使用一定要搞清楚的, 如果是不搞清楚的話就沒有辦法保證患者能夠非常準確及時的吸收到氧氣的, 尤其是發現自己的氧氣袋有所漏氣的話就更加的應該要立即修理好的, 不然的話就沒有辦法讓患者吸氧的, 甚至是還會讓患者吸入其他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