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尿常規白細胞指標如何看

尿常規當中白細胞的指標, 什麼樣才是正常的標準, 對這些檢查的結果, 很多人不知道從何瞭解, 實際上想要知道自己的檢查結果是否過關, 也要注意參考值的瞭解, 一般是陰性的結果的話就不需要擔心, 但是如果是陽性結果, 那麼要引起重視了, 尤其是一些疾病問題造成就應該積極治療。

一、尿蛋白(PRO)

正常人24小時尿液中的尿蛋白含量極微, 用一般定性方法常檢測不出。 當腎小球通透性功能亢進(腎炎), 或血漿中低分子蛋白質過多, 蛋白質進入尿液中, 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 便會出現蛋白尿。 此外, 當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受損, 重吸收能力降低或喪失, 也會產生蛋白尿。 定性:陰性定量:20~80 mg/24h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試驗>150 mg/24h時, 稱蛋白尿

二、生理性蛋白尿

由劇烈運動、發熱、低溫刺激、精神緊張導致, 持續時間短, 誘因解除後消失。 妊娠期婦女也會有輕微蛋白尿。

三、病理性蛋白尿

(1)腎小球性蛋白尿:是最常見的一種蛋白尿。 見於急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征、腎腫瘤、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症、狼瘡性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腎動脈硬化、腎靜脈血栓形成、心功能不全等。 尿蛋白通常20 g/24h(腎病綜合征)。

(2)腎小管性蛋白尿:通常以低分子量蛋白質為主(β-微球蛋白), 常見於活動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腎小管重金屬(汞、鉛、鎘)損傷。

(3)混合性蛋白尿: 腎小球、腎小管同時受損。 見於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等。

(4)溢出性蛋白尿 :腎臟正常, 而血液中有多量異常蛋白質。 見於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骨骼肌嚴重損傷及大面積心肌梗死。

(5)藥物腎毒性蛋白尿:應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黴素)、多肽類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腫瘤藥(甲氨蝶呤)、抗真菌藥(灰黃黴素)、抗精神病藥(氯丙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