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

馬鞭草是我國一種常用中草藥材, 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產自歐洲, 在我國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都有廣泛的分佈和種植。 馬鞭草的功效和作用包括: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 可以用來治療痛經, 閉經等婦科疾病。

馬鞭草的功效還包括具有解毒的作用, 可以消腫利水。 對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咳嗽, 有一定的止咳鎮咳作用。 中國古代經常被用來治療瘧疾引起的寒熱諸症。

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症均有抗炎作用, 後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 後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 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痛作用, 給藥後1h開始, 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痛作用在6h後尚示完全消失, 水溶部分作用更大, 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痛作用。

馬鞭草在濃度為1.6×10-2g/ml時, 對大白鼠子宮肌條及非妊娠人體子宮肌條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

在大白鼠子宮肌條, 動情期的標本對馬鞭草最為敏感, 加入馬鞭草後常引起緊張性和收縮振幅同時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標本常常只是收縮振幅有所增加。 人的子宮肌條對馬鞭草的反應較弱, 一般只是緊張性發生變化。 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實驗中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強作用, 而和PGF2a則只有相加作用。 馬鞭草在足以興奮子宮平滑肌的濃度時, 對空腸平滑肌去沒有明顯作用, 也不能增強PGE2對空腸平滑肌的作用。

馬鞭草的功效和作用還有很多, 比如用馬鞭草和鼠尾草10斤, 加水煎煮去渣, 做成丸子, 每天服用兩到三丸, 可以治療腹脹腹痛。 馬鞭草還可以治療鼓脹煩渴。 此外馬鞭草還可以起到使交感神經興奮的作用,

並能促進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