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野黃瓜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Yě Huánɡ Guā

【英文名】Herb of Farges Dichocarpum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縱肋人字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chocarpum fargesii(Franch.) W.T Wang et Hsiao[Isopyrum fargesii Franch.]

採收和儲藏:夏、秋採收。

【原形態】縱肋人字果, 多年生草本。 高14-35cm, 無毛。 根狀莖粗, 生多數鬚根。 莖中部以上分枝。 葉基生和莖生;基生葉柄長3-8cm, 基部具鞘;莖生葉柄長1.2-4.2cm;葉為一回三出複葉, 中央指片腎形或扇形, 長5-12mm, 寬7-16mm, 先端具5淺牙齒, 齒頂微凹, 葉脈明顯, 側生指片斜卵形, 具2枚不等大的小葉, 上方小葉斜倒卵形, 長6-14mm, 寬4-10mm, 下方小葉卵圓形, 長、寬約5-9mm;莖生葉似基生葉, 較小, 對生。 花小, 直徑6-7.5mm;苞片3全裂;花梗細, 長1-3.5cm;花兩性, 萼片5,

花瓣狀, 白色, 倒卵狀橢圓形, 長4-5mm, 先端鈍;花瓣5, 金黃色, 長2-2.5mm, 瓣片近圓形, 中部合生成漏斗狀, 先端近平截或近圓形, 下麵有細長的爪;雄蕊10, 花藥黃白色, 長約0.3mm, 花絲長3-4mm;心皮2, 基部合生。 蓇葖果2, 長1.2-1.5cm, 叉狀分開, 喙極短不明顯, 種子約9顆, 橢圓形, 長1.5-1.8mm, 具縱肋。 花期5-6月, 果期6-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300-1600m的山谷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于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

【性味】味微甘;苦;性涼

【歸經】肝;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清熱明目。 主消化不良;風火赤眼;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1.治消化不良:野黃瓜五錢至一兩。 偎水當茶飲。

2.治火眼:野黃瓜搗絨, 敷眼部。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