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炒紅小豆功效與作用

紅豆這種五穀雜糧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是大量存在的, 因為紅豆作為五穀雜糧之機, 他自身有很高的膳食纖維, 多吃紅豆對人的消化有很好的幫助。 而且紅豆也是一味不錯的中藥材, 它主要有紅小豆和赤豆之分。 一般人在食用紅豆的時候都是食用的紅小豆, 所以炒紅小豆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呢?

紅小豆的功效與作用

紅小豆的功效

第1步祖國醫學認為, 紅小豆性甘平, 具有除熱毒、消脹滿、利尿、通乳、補血之功效, 主治心腎臟器水腫、腮腺炎、痛腫膿血、乳汁不通等症, 尤以婦科中配藥方使用最多。 外敷治扭傷、血腫及熱毒癰腫等病症。

第2步據考, 紅小豆入藥最早載於《本草經》, 說紅小豆可以“下水腫, 排癰腫膿血”。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中運用紅小豆與其他藥物配伍創制了“瓜蒂散”、“麻黃連翹紅小豆湯”、“紅小豆當歸散”等方劑。 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它的應用範圍。

第3步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把紅小豆稱為“心之穀”, 《本草綱目》說, 紅小豆“治產難, 下胞衣, 通乳汁。 和鯉魚、蠡魚、鯽魚、黃雌雞煮食, 並能利水消腫”。 並說:“赤小豆小而色赤, 心之穀也。 其性下行, 通乎小腸, 能入陰分, 治有形之病。 故行津液, 利小便, 消脹除腫止嘔, 而治下痢腸澼, 解酒病, 除寒熱癰腫, 排膿散血……”《藥性本草》記載:“治熱毒, 散惡血, 除煩滿, 通氣, 健脾胃, 令人美食。 搗末同雞子白, 塗一切熱毒癰腫。 煮汁, 洗小兒黃爛瘡, 不過三度。 ”

第4步歷代醫藥學家的臨床經驗也說明:紅小豆具有消熱毒、利水消腫、健脾止瀉等功能, 可治小腹脹滿, 小便不利, 煩熱口渴、酒病諸症。

第5步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紅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質成分, 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作用, 能解酒、解毒, 對於腎臟病和心臟病, 均有一定療效。

紅小豆的作用

紅小豆

第1步利尿消腫: 赤小豆可刺激腸道, 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能清除體內毒素和多餘的水分, 促進血液和水分新陳代謝, 有利尿、消水腫作用。

第2步祛壓降脂:赤小豆具有良好的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作用,

使血壓更易控制, 並使毛細管擴張, 血黏度降低, 微循環改善。

第3步通乳生乳:有補氣血、生乳作用, 對產婦有通乳汁、補身體、促康復的功效。 產婦、乳母多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第4步解毒:清理身體內長期淤積的毒素, 增進身體健康。

第5步抑癌抗瘤:延緩和抑制癌細胞生長、擴散。 使癌細胞退化、萎縮。

第6步降脂瘦身

紅小豆中含有較多的皂角苷, 它能阻止過氧化脂質的產生、抑制脂肪吸收並促進其分解, 達到降脂、瘦身、健美的目的。

第7步紅小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9, 能防治貧血;紅小豆還能幫助排泄體內多種毒物, 促進機體內的新陳代謝。

紅小豆的食療作用

紅小豆可整粒食用, 一般用於煮飯、煮粥、做赤豆湯或冰棒、雪糕之類。 用於菜肴有“紅豆排骨湯”等。 由於紅小豆澱粉含量較高, 蒸後呈粉沙性, 而且有獨特的香氣, 故常用來做成豆沙, 以供各種糕團麵點的陷料。 紅小豆還可發制赤豆芽, 食用同綠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