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氣虛症狀與亞健康

人體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 稱為氣虛。 所謂氣, 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 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穀之氣和肺吸入的空氣幾部分結合而成。 在臨床上, 氣虛還包括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諸症。

人的生命活動從根本上講就是元氣升降出入的運動;元氣不足會造成疲乏無力、腰膝酸軟、語聲低懶微言、胸悶氣短、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諸多不適。 氣虛是一種多發症, 原因多是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年老虛弱、久病未愈、大手術後及疲勞過度。 據對804人隨機抽樣調查,

衰老、虛弱引起的體虛占51.4%(46歲—65歲), 是各種病因中最高的兩個點。 這與現代人承受的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過大及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專家提醒大家都來關心這個年齡段的人群。

從病發原因、症狀和脈象來對照現代醫學, 氣虛同現代醫學概念“亞健康”極為相似。 亞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陰陽氣血不足, 五臟功能低下, 也與元氣不足、氣虛相符。 在調治上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行辨證診治的原則和方法, 進行心、肝、脾、肺、腎整體調理, 使機體有規律地自我更新、自我複製、逐漸恢復元氣, 也就把亞健康狀態轉化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