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噪聲性耳聾

概述
噪聲性耳聾(noise induced deafness)系由于聽覺長期遭受噪聲影響而發生緩慢的進行性的感音性耳聾, 早期表現為聽覺疲勞, 離開噪聲環境后可以逐漸恢復, 久之則難以恢復, 終致感音神經性聾。 噪聲除對聽覺損傷外, 還可引起頭痛、頭昏、失眠、高血壓、心電圖改變, 也可影響胃的蠕動和分泌。 因此, 減少或消滅噪聲, 為當今環境保護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
噪聲性聾常見于高度噪聲環境中工作的人員, 如艦艇輪機兵, 坦克駕駛員, 飛機場地勤人員, 常戴耳機的電話員及無線工作者、鉚工、鍛工、紡織工等。

病因
長期工作于噪聲級大于90dB的噪聲環境中即可對耳蝸造成損害,

耳蝸受損程度受下列因素因素影響。
(一)時間:在噪聲環境里工作的時間越長, 聽力損害程度越大。
(二)噪聲強度與性質:頻率高、強度大對聽力損害嚴重。 斷續噪聲比持續噪聲危害大。 震動加噪聲較單純噪聲的損害大。
(三)工作環境因素:狹窄的工作場所比開闊的工作環境易受損害, 距離噪聲源越近, 越易受損害。
(四)身體情況: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易受噪聲損傷, 體弱者比強壯者易受損害, 曾有感音性聾或中耳炎疾患者較易受損傷, 個人體質不同敏感性也不同。

癥狀
主要癥狀為進行性聽力減退及耳鳴。 早期聽力損失在4,000Hz處, 因此, 對普通說話聲無明顯影響, 僅在聽力計檢查中發現,

以后聽力損害逐漸向高低頻發展, 終于普遍下降, 此時感到聽力障礙, 嚴重者可全聾。 耳鳴與耳聾可同時發生, 亦可單獨發生, 常為高音性耳鳴, 日夜煩擾不寧。

檢查
耳鼻咽喉部位的一般檢查多無異常。 純音電測聽為感應性聾。

治療
早期如有4000Hz聽力下降而無自覺癥狀者, 休息數日或數周常可自行恢復, 并服用維生素B1, 血管擴張劑, 高壓氧等治療。 如治療無效可配戴助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