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末夏初如何養生

1、清淡飲食為主

晚春, 氣溫日漸升高, 《飲膳正要》曰:“春氣溫, 宜食麥以涼之。 ”晚春時節, 應以清淡飲食為主, 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質類食物之外, 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及綠茶, 防止體內積熱。

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 以防邪熱化火, 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另外, 夏季臨近, 從養生保健的角度講, 還應注意飲食衛生, 嚴防病從口入。

2、多飲涼開水

天氣炎熱, 這個時節人體容易出汗, 必須時刻注意補充水分。 美國《健康雜誌》曾在一篇報導中指出, 要想健康長壽, 一定要糾正“喝水是為了解渴,

口不渴就不用喝水”的錯誤觀念。

飲涼開水最容易吸收進入人體組織內, 可起到及時補水的作用。 而大多數冷飲, 飲用後只能暫時起到清涼的作用, 反而使胃腸道血管收縮, 不利於散熱。 特別是含有糖分的飲料, 進入人體後還需要消耗體內水分説明代謝, 使人感到“越喝越渴”。

3、多吃苦消暑

“夏日吃苦, 勝似進補。 ”在這裡, 專家給大家提供一些典型的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蒲公英、苦丁茶等。 另外, 還可以吃些涼性食物, 也能起到和“吃苦”相同的作用, 比如瓜類裡面的絲瓜、黃瓜、冬瓜、西瓜、甜瓜等, 番茄、芹菜、生菜等也是涼性蔬菜。

有腸胃疾病和兒童、老人等腸胃功能弱的人要特別注意, 吃苦味和涼性的食物一定要適度,

避免吃太多了導致胃寒和腹瀉。

4、重視午間的小憩

夏天日長夜短, 天氣炎熱, 早上鳥鳴蟬噪, 夜間蚊叮蠅爬, 加之暑熱襲人, 人們夜間入睡遲, 早上醒得早, 不僅睡眠時間短, 而且睡眠品質也不高, 這就更需要通過午睡來補充夜間睡眠的不足。 況且, 由於中午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 人的中暑大多發生在中午前後, 此時若能來個午睡, 放鬆靜養一下, 會降低中暑的發病率。

把握好午睡時間長短, 可隨夜晚的睡眠狀態及上午工作的勞累程度而定, 一般不宜過長, 以半小時左右為宜。 時間睡得太長由於進入深睡眠, 醒來後會感到頭部昏沉。

5、體育鍛煉應適量

春末夏初是運動的最佳時節。 遵循“勿大汗, 以養髒氣”的原則, 找個湖畔園林做些戶外活動,

以養陽強體。 最好在醒來後, 搓熱雙手, 做做簡單的面部按摩, 叩齒, 拉耳、拉伸一下四肢, 這也是非常必要的晨練, 可幫助火氣的消散。 長期堅持還會有耳聰目明, 面色紅潤的效果。

一些小小的“運動”加到工作中去, 比如中午吃完飯做做伸展運動, 或者如果你埋頭苦幹的時間太長, 時不時在辦公室周圍跑上一圈, 這些微小的行為都會減少健康隱患。

6、外出注意防曬

炎熱的夏天不宜長時間做日光浴, 野外活動要塗防曬油, 戴上遮陽帽和墨鏡。 上午11時到下午3時是紫外線最強、殺傷力最大的時候, 這段時間要儘量少曬陽光。 出遊前20分鐘, 應塗好防曬品, 在塗抹時, 不要忽略了脖子、下巴、耳朵等地方;另外, 夏季出汗多,

汗水會把防曬品沖掉, 應該每隔幾個小時再塗一遍。

不僅是皮膚, 頭髮也應防曬, 在夏季出遊時, 最好撐把遮陽傘或戴遮陽帽;另外游泳時應戴泳帽, 上岸後及時用清水沖洗頭髮。

7、補水要做到隨時性

水分對於皮膚來說是最重要的, 充足的水分不僅可以滋潤肌膚, 而且美白、防曬和控油都離不開補水保濕, 不僅是在春末夏初, 其它季節都要堅持補水, “肌膚無水不美麗”。

補水要做到隨時性, 單純的早晚補水在出遊時不是夠的, 針對膚質的不同, 補水的時間不也一樣。 最簡單的方法準備一支可以隨身攜帶的補水噴霧, 既輕便又能保護皮膚, 並且在出行時也要多喝水哦。

8、養心應平穩情緒

春季和夏季的轉捩點, 人體開始慢慢適應“成長”的需要。

古人認為:夏主火, 內應於心, 因此夏季應該特別重視對心臟的調養。 西醫也認為, 天氣炎熱的夏季會影響到人們的心臟功能, 天氣變熱, 體內血流加快, 心臟的負荷也相應變大, 因此夏季調心養心十分必要。

夏季要注意不要心神過度激動, 應該保持愉快和平和, 安閒自樂, 切忌過於激動。 尤其是過於喜悅, 這樣會傷害心神。 夏季屬陽, 而靜會生陰, 陰陽調和, 才能保護心神, 樂享夏天。

春末夏初養生要多注意,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 平時應注意多吃蔬菜水果。 最後提醒, 合理飲食、起居規律、健康運動加樂觀心態是養生保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