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黃瓜仁草的功效與作用

很多人對黃瓜仁草並不很清楚, 所以在對黃瓜仁草選擇的時候, 需要進行瞭解, 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 有利於疾病治療。

【別名】 瓜子金、辣味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遠志科植物蓼葉遠志的全草。

【原形態】 蓼葉遠志 一年生直立草本, 高10-70cm。 莖圓柱形, 多分枝, 被短捲曲毛。 單葉互生, 具短柄;葉薄紙質, 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 長3-6.5cm, 寬0.5-1.5cm, 先端鈍, 具短尖, 基部楔形, 邊緣具緣毛, 兩面及脈均被短硬毛或微柔毛;主脈明顯。 花兩性, 總狀花序頂生或生於枝叉內, 長2-9cm, 花梗長2.5-5mm;苞片3枚, 宿存, 披針形, 不等長;萼片5, 宿存, 具緣毛, 外面3枚小,

裡面2枚大, 花瓣狀, 闊倒卵形至圓形, 長約6mm, 先端鈍圓, 基部具爪;花瓣3, 粉紅色至紫色, 側生花瓣多少呈斜菱形, 基部裡面被柔毛, 龍骨瓣盔形, 邊緣具白色小緣毛, 先端背部具8束細裂、線形雞冠狀附屬物;雄蕊8枚, 花絲2/3以下合生成鞘, 鞘與花瓣貼生處有毛, 花藥卵形, 基部著生;子房倒卵形, 具緣毛, 花柱彎曲, 柱頭2, 乳突狀, 間隔排列。 蒴果長圓形至圓形, 較內萼片短, 長約5mm, 具蜂窩狀乳突, 有翅, 具緣毛, 先端微缺。 種子稍扁, 長圓形, 黑色, 長約4mm, 被白色長柔毛, 具盔形, 極短的3淺裂種阜。 花期7-9月, 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長於海拔1200-2800m的山坡草地、路旁及林下。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莖單一或下部有分枝, 表面被短柔毛;葉多皺縮, 完整葉片呈條形、披針形、橢圓形,

兩面被捲曲短柔毛。 氣微, 味淡。

【性味】 辛;苦;微寒

【功能主治】 化痰散結;解毒消腫。 主咽喉腫痛;咳嗽胸痛;咯痰不爽;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6-10g;或研末。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上述這些都是關於黃瓜仁草的一些小知識, 如果您感覺比較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 不妨試一試, 相信會對身體有一個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