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運用四逆散治療便秘

黃瑾明教授運用四逆散治療便秘

患者, 男, 46歲, 1995年8月12日初診。 大便幹結, 排便困難3月餘。 患者3月來大便常幹結不通, 每3~4天排便1次, 情志不佳時5~6天才排便1次。 曾多方求醫, 服清熱瀉下及養陰增液等中藥(具體藥名不詳), 收效甚微。 診見:3天未解大便, 噯氣頻作, 下腹脹滿, 納食減少, 舌淡紅, 苔薄白, 脈弦。 診為便秘, 證屬肝氣鬱滯, 肝胃不和。 治宜疏肝和胃, 行氣導滯。 投四逆散加減:

柴 胡10g 枳 實15g 白 芍10g

檳 榔10g 厚 朴10g 白 術10g

陳 皮6g

3劑, 每日1劑, 水煎服。

二診:服藥2劑後, 大便稍暢, 噯氣減少, 腹脹減輕, 原方加山藥20g, 太子參12g, 火麻仁10g, 再服3劑。

三診:大便順暢,

每日1次, 腹脹除, 納食增, 諸症消失。 囑上方去檳榔、厚樸, 再服3劑, 以資鞏固。 隨訪半年未見復發。

按:便秘臨床較為常見, 且因腸胃積熱, 氣血虧損者居多, 然亦有氣機鬱滯為病者。 本例患者, 黃教授根據其情緒不佳時病情加重這一臨床表現, 辨其屬肝鬱氣滯, 肝胃不和所致。 因肝主疏泄, 若情志失和, 肝氣不暢, 則肝脾氣機鬱結, 脾氣不升, 胃氣不降, 腑氣不通, 傳導失常則致便秘, 故用四逆散疏肝理氣, 調肝理脾。 加厚樸、檳榔以助四逆散疏肝解鬱, 行氣導滯;太子參、白術、山藥、陳皮健脾和胃;火麻仁潤腸通便。 藥證相合, 故而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