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喝果汁不如吃新鮮水果

飲果汁易致熱量攝取超標

水果榨成果汁, 無論熱量、糖分均濃縮, 容易攝取過量。 舉例而言, 一個重131克的柳丁熱量為62卡路里, 糖分12.3克;但一杯240毫升的橙汁,

約用3個橙榨成, 熱量為112卡路里, 糖分是20.8克, 兩者相差近一倍。 以為飲果汁健康而不加節制, 便會大大失算。

此外, 水果榨汁後, 纖維主要集中在果渣裡, 而喝果汁時會將果渣過濾掉, 如此便丟失了我們都市人普遍缺乏的、可貴的膳食纖維。

成年人膳食纖維的適宜攝人量為30克/日;2~20歲的幼童、青少年, 其攝入量推薦為年齡數加5~10克/日;便秘、肥胖、腸道癌、高血脂等“富貴病”患者在此基礎上應增加10~15克/日。 而目前我國國民從日常食物中攝取的膳食纖維只能達到8~12克/日。

果渣中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 具預防和減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功效;果渣中的非水溶性纖維則具有刺激腸道蠕動和促進排便的作用。

便秘患者如果常喝果汁不吃水果, 無疑會加重便秘。

膳食纖維還可影響血糖水準, 減少糖尿病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 並有防止熱量過剩、控制肥胖的作用, 還有預防膽結石及降低血脂的功效。 就算吃果汁時連同果渣一齊進食, 纖維量雖並無減低太多, 但飽腹效果不及原個水果。

曾有研究比較蘋果與蘋果汁的飽腹感, 即使相同熱量和纖維, 蘋果的飽腹感較強, 因為固體食物在胃能停留較長時間, 比流質飲料更能飽腹。 因而進食水果, 能有效減少攝入其他食物, 避免熱量超標。

果汁營養成分流失大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可增強抵抗力, 但維生素C本身相當脆弱, 遇水、光、熱、氧都會受損, 在榨汁過程中, 水果的細胞結構受破壞,

維生素C暴露在空氣中氧化, 便會流失。 而果汁擺放時間越長, 與空氣、陽光接觸越久, 維生素C流失越多, 所以如果要飲果汁, 應該在榨汁後立即飲用。

在夏天, 瓶裝的果汁飲料似乎特別受歡迎, 消費者不妨細心留意其包裝與標籤。 因為食品包裝上的成分表, 是按含量由多至少而排列。 非純果汁飲品的成分表中, 若水占第一, 糖占第二, 則幾乎可以說它是“糖水”飲品了。 此外, 就算是100%純果汁, 如果它呈清晰透明, 即表示不含纖維。 待瓶裡的維生素隨時間而流失, 那麼, 它們也與“糖水”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