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孩子耳朵畸形 6歲做手術效果好

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健康、完整的寶寶, 但“上帝之吻”仍然影響著一些家庭的幸福。 經常有年輕的父母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問“我們的小孩有一邊的耳朵好像粘住了沒有展開”, 或者“孩子一生下來就沒有耳朵”。 其實, 這就是小耳畸形。

小耳畸形, 又叫作先天性小耳畸形, 有單側也有雙側。 小耳畸形在寶寶先天性畸形中排在第二位, 但目前還沒有得到廣泛重視。 只有很少一部分小耳畸形的孩子, 是單純的耳廓畸形;大部分小耳畸形的孩子, 尤其是耳廓有明顯畸形的, 同時會出現外耳和中耳的畸形。

此外, 面神經、軟組織等發育也有不同的表現, 例如臉型左右兩邊大小不一、面橫裂、小耳朵、口角偏斜等。 因此,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一側耳朵明顯偏小, 或形態外觀異于正常, 應儘快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根據小耳畸形的嚴重程度, 一般採取皮膚擴張和自體軟骨移植術。 首先是把一個由矽膠製成的擴張器埋入耳再造部位的皮下, 埋入1周後不斷向擴張囊內注入生理鹽水, 逐漸擴張局部皮膚, 為再造耳朵預製出足夠的皮膚量, 一個月後皮膚擴張術完成。 注水完成後間隔1個月, 再進行自體肋軟骨耳再造術。 小耳畸形治療手術的關鍵是耳支架的選擇, 目前90%以上患者選擇用自身的肋軟骨, 雕刻成與正常耳朵一樣的耳軟骨支架,

然後置入擴張的皮膚下, 完成再造。 也可以採用人工耳支架置入, 但這種材料容易在睡覺時受壓, 導致皮膚破損。

孩子耳部的發育在3歲時已經達到成人大小的85%, 在6歲時則達到成人大小的95%。 但因為手術需要切取肋軟骨, 對軟骨量有一定要求, 孩子太小則骨量不足。 綜合考慮耳朵發育、心理因素影響、手術治療配合度及肋骨發育情況, 我們建議在孩子年齡>6歲, 同時身高>1.2米時考慮手術。 與唇裂類似, 小耳畸形是常見的先天畸形, 手術整形可以達到良好效果, 而且能幫助寶寶克服生理及心理障礙, 儘快回歸正常生活。 (常宇蔡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