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腦外傷怎麼樣才能康復

腦外傷是常見的腦組織損傷, 會導致患者大腦組織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身體四肢受到影響, 不能正常活動和行走, 而有是智力方面以及記憶力功能方面出現問題, 這些障礙都足以導致影響日常生活, 所以在平時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加強恢復和訓練, 時間和過程比較漫長, 需要慢慢的調理, 也要控制住對這方面產生的一些誤解。

腦外傷的康復是指利用各種康復手段

對腦損傷患者造成的身體上、精神上、職業上的功能障礙進行訓練, 使其消除或減輕功能缺陷, 最大限度的恢復正常或較正常生活、勞動能力並參加社會活動。

腦外傷後意識和肢體功能的康復應在生命體征穩定後即開始。 一般腦外傷的恢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常持續到兩年甚至兩年以上。

誤區之一:我只是頭部受過傷, 既然醫生說我可以出院就是完全好了, 我沒有別的病,

不需要複查。

其實頭部受傷過後, 頭部的出血需要長時間才能被充分吸收, 即便是可以出院, 或者症狀已經消失, 但不代表頭部的出血完全被吸收, 而且有一些出血存在復發的可能性, 因此, 一般建議出院後1至3個月複查以查看頭部受傷恢復情況以及出血的吸收情況,

手術治療後的患者, 醫生還要檢查傷口癒合情況等。

誤區之二:傷的是腦袋, 康復期千萬不要亂動, 要躺在床上靜養啊!

實際上, 腦外傷後患者處於康復期時, 首要任務就是功能的鍛煉與恢復。 腦外傷患者的康復應從急性期延續至恢復期, 甚至終身, 一些腦外傷患者在康復期仍處於臥床不能下地活動的狀態, 在臥床期間, 很多家屬照顧患者時“不敢動”患者, 然而, 長期臥床不僅會使患者皮膚完整性受損, 還可造成關節肌肉的攣縮, 使患者無法再像正常人一樣活動, 因此, 在康復期即使是臥床期間, 也應該説明患者做系統的、有效的肢體活動, 給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打下基礎。

誤區之三:腦外傷後做了開顱手術, 傷了元氣, 一定要盡可能大補!

腦外傷後做了開顱手術, 的確對患者身體影響很大, 康復期應增加營養, 但不可一味進補, 讓患者進餐並不是“多多益善”的, 膳食應合理搭配, 不宜進食大量葷油及動物內臟等, 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這些食物不僅不易消化,

對胃腸刺激大, 使胃腸負擔加重, 還可致便秘、嘔吐等不適, 可多食穀類、豆類、奶類及蔬菜瓜果, 多食粗纖維食物, 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