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團根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廣西藥植名錄》
【拼音名】Fàn Tuán Gēn
【別名】入地麝香、過山香(《廣西藥植名錄》), 透地連珠、鑽地風、三百兩銀(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冷飯團的根皮或根。
【生境分佈】產廣西、廣東。
【性狀】乾燥根皮, 呈條塊狀或半捲筒狀, 長短大小不等。 外表略粗糙, 質脆, 呈棕褐色, 有多數縱皺紋及橫裂紋.內表面紅棕色。 質硬易折斷, 橫斷面不光滑, 纖維性。 略有香味。
【性味】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微苦, 溫。
【功能主治】
行氣, 活血, 散瘀, 止痛。 治急性胃腸炎, 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風濕骨痛, 婦女痛經, 產後瘀滯, 跌打損傷, 刀傷出血。
①《嶺南采藥錄》:去瘀生新。 治婦女經前後肚痛, 產後風迷, 霍亂吐瀉抽筋。
②《廣西藥植名錄》:止血, 補血。 治刀傷, 子宮脫垂。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止痛, 活血散瘀, 祛風消腫。 治慢性胃炎, 急性胃腸炎,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風濕骨痛, 跌打瘓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0.5~1兩;或浸酒。 外用:研末撒。
【附方】
①治痛經:風尾草一兩, 飯團根五錢, 盤柱南五昧子五錢, 烏藥一錢。 水煎服, 每日一劑。 (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產後惡露不淨腹痛:飯團根一兩, 山雞椒五錢。 水煎服。 本方也可用治痛經。 (江西《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用於止痛:取黑老虎根、救必應(冬青科, 製成注射液, 每2毫升相當於黑老虎根3.5克, 救必應氯仿抽出物(幹品)5毫克。 行肌肉或穴位注射, 每次2~4毫升。 用於膽道蛔蟲、胃腸絞痛、術後腸粘連、潰瘍病疼痛發作、附件炎、痛經、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腎絞痛等病症共129例, 獲顯效93例, 用藥後15分鐘見效, 1~2小時內疼痛消失;減輕25例, 用藥後30分鐘疼痛減輕;無效11例。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