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輕度躁狂症

某日閑來無事, 網上瞎逛, 掃到一本名為《輕度躁狂症邊緣》的書。 作者john gartner說, 許多美國企業家實際上都患有輕度躁狂症, 這是癲狂症中的症狀較輕的一種, 主要特徵包括:永不安靜、衝動、躁動、偉大的雄心、創造性、精神歡快、勇於冒險。 他認為, 美國過去200年來的商業成功, 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這些“患”有輕度躁狂症的人。

從該書的介紹來看, 作者是相當推崇大家都去得這種躁狂症的。 他認為這是一種社會財富, 一種人類發展的催化劑, 可以推動地球更高速的運轉, 以及人類文明的突飛猛進。

從這層意義上來講,
我是不反對部分人去患這種症的, 不過, 只限於部分人。 從字面上來理解(我不是醫學人士, 不懂也沒有資格去按醫學的原理分析), 既然是“症”當然是一種病理表像, 而且還有昇華為癲狂症的可能性, 既然如此, 還是不要普遍化的好, 畢竟誰也不希望這個世界上全是瘋子。 這樣說或許是過頭了點, 不過事實如此, 也毋須隱諱。

書我是沒有去買來看的, 原因是我對作者立論有些異議。 個人認為, 這種邊緣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 雖然雄心、創造性、勇於冒險等都是一個成功者應當具備的因素, 但與躁動、永不安靜等不穩定因素混合在一起, 定力不夠的人一個把持不住, 很可能就會滑向心理失衡的深淵而不能自拔, 抱怨終日,
不得安寧。 這個問題可大可小。

也正因為如此, 我開始反省自身, 客觀地講, 我也有一些輕度躁狂症的表像, 比如不安靜、躁動, 雖然也有點冒險心態和企求精神上的歡快, 但就創造性、偉大的雄心而言, 自認為是不具備的, 因此我還不具備患輕度躁狂症的資格, 或者只是走在了輕度躁狂症的邊緣。 即便這樣, 還是禁不住背脊發涼。

但就實現而言, 則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表露出這種躁狂症的邊緣形態。 互聯網上, 隨處可見張揚個性的BLOG, 各大媒體長篇大論創新性思維。 地球村化和標榜個人意志的世界被無國際地擴張著, 越來越多的人變得浮躁而張狂, 終日不得安靜、躁動、充滿冒險精神、雄心壯志、創造性十足……從《輕度躁狂症邊緣》作者的角度來看,
這當然是好現象了, 人類文明又有了催化劑了嘛!但君不見, 這種表現正在年輕化, 越來越多80年代末甚至90年代生人擠身其中!我並不是說青少年就不能張顯個性, 表達自我, 但由於其心智尚未成熟, 不夠穩定, 很容易受到負面事物的影響, 而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
有人會說, 拿年齡來說事兒, 太偏激, 太狹隘。 好吧, 我們掰開年齡問題, 說說那些所謂因輕度躁狂症而成功的美國企業家們。 你會發現其中有太多愚蠢、衝動的錯誤。 當他們成功時, 我們說他們是天才;當他們慘敗時, 我們會對他們的想法表示不能理解, 甚至還會表現出一種興災樂禍式的嘲笑。

說穿了, 這是人的一種仇富心態作祟。 而對這些人而言,
其造成的, 可能就是永久性的傷害。 這種傷害,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 當然有人會說, 愛迪生發明燈泡經歷了1000多次的失敗才成功, 那麼我要問一句:“你是愛迪生嗎?你自認為有他的毅力嗎?或者你認為世界上有幾個愛迪生?”話說回頭, 我不完全否認這種輕度躁狂症對社會的貢獻, 我要說的是, 有意願去患這個病的朋友, 多少也應該隨時調整程度與速度, 切不可偏執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