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口腔顯微鏡將讓牙齒治療更精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沙瓊】常言道:“牙痛不是病, 痛起來要人命”。 去醫院就診牙痛大多需要做牙根止痛治療, 即老百姓俗稱的“殺神經”, 也是口腔科醫生口中的“根管治療”。

傳統的根管治療技術僅憑藉醫生的手感和經驗完成, 遇到細小、彎曲、鈣化等疑難根管, 操作就極為棘手。 以前在國內做顯微鏡根管治療的數量較少, 多用於疑難複雜病例的處理。

近年來, 口腔顯微醫學技術發展迅猛。 口腔顯微鏡可以改善醫生在操作中的視野 , 使能夠看到的牙齒結構更加細微化, 確保更加精確的治療, 大大提高了根管治療的成功率,

也讓患者舒適度體驗更好。 因此, 包括牙體牙髓、牙周、口腔頜面外科、修復、種植等多學科都開始借助顯微鏡、放大鏡進行口腔精細操作。 美國的牙科學院也已將口腔顯微治療列為必修課。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葛立宏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葛立宏說到,

“其實很多人都不瞭解口腔顯微醫學, 以為只有很複雜的病例才需要用到顯微鏡, 其實這是個誤區。

顯微鏡, 簡言之既是牙體牙髓科醫生的“專業放大鏡”, 為牙體牙髓科醫生提供放大的視野和聚焦的照明, 幫助臨床醫生能夠更清楚的觀察髓腔及根管系統的細微結構, 使得根管治療更為完善。 ”

手術顯微鏡在尋找定位根管、去除鈣化物和根管異物以及根尖手術中有很大的優勢。 對於常規根管治療而言, 從開髓開始就應該使用手術顯微鏡, 在鏡下去除髓腔內的鈣化物、尋找根管、根管預備及根管充填也會因為視野清晰而使口腔醫師的操作更加準確輕鬆, 微創的操作也有助於保留更多的冠部牙體組織,

使治療的準確度大大提高, 治療品質明顯改善。

而且手術顯微鏡適用範圍很廣, 常規根管治療、根管再治療、以及鈣化阻塞和彎曲的疑難根管治療都適用, 同時, 對一些常規根管治療無法治癒的患牙採用顯微根尖手術的方式可以去除感染病灶, 盡力保留患牙, 大大提高了患牙的保存率和治療成功率。

除此之外, 顯微鏡還被應用於微創領域, 如微創去除齲壞牙體組織、微創預備牙體組織等, 使得操作變得更加精細準確。 同時, 還可將顯微鏡應用于牙周手術中, 具有創傷小、操作精確等優點, 可以減少牙周組織出血、減輕患者的痛苦, 提高手術的準確性和預見性, 術後癒合快, 治癒率高, 術後形態更美觀。

“所以說, 手術顯微鏡的使用使牙體牙髓病的治療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我們也越來越提倡將顯微鏡納入常規口腔疾病治療中。 ”

正是基於口腔顯微醫學的飛速發展, 日前, 由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和中華口腔醫學會聯合主辦了首屆中國口腔顯微醫學大會, 這是國內口腔顯微醫學的首創,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以及北京口腔醫學會參與了會議的承辦和協辦。 大會以“規範, 精准, 微創”為主題, 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關注, 有1200餘名口腔醫護人員參加了大會。

中華口腔醫學會俞光岩會長在會上表示, 從20世紀70年代顯微鏡應用於口腔醫學領域以來, 國際上的口腔顯微醫學已覆蓋包括牙體牙髓、牙周、口腔頜面外科、修復、種植等多學科,

本次大會希望改變以往在我國口腔顯微技術僅用於根管治療和口腔頜面外科的口腔頜面組織缺損的修復重建的局面, 減少與國際的差距。

“此次會議是我國第一次面向口腔醫生辦的大會”,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葛立巨集介紹, 會議內容涵蓋顯微鏡下根管、修復、牙周、醫護配合、頜面外科等口腔醫學多個領域的內容的學術盛會, 旨在加強國內外口腔顯微醫學先進經驗的學習交流, 幫助醫療機構提高醫療品質, 促進中國口腔產業發展, 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