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中老年人暴走健身不如散步養生

7月8日, 山東臨沂一支中老年人晨跑團在機動車快車道上快走, 即將抵達終點時遭到一輛計程車的衝撞, 導致一死兩傷。 近來, “暴走團”安全事故頻發, 單從健康的角度看,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康復醫學科專家田峻教授稱, 不提倡中老年人暴走健身。

選擇散步健身還是暴走健身?

暴走是這幾年新興起的一種運動形式, 作為運動康復專家, 田峻教授分析散步和暴走區別在於:速度不同, 運動的部位不同, 達到的鍛煉效果不同。

暴走是指時速在5公里~7公里/小時, 身體微微出汗, 走路中可以正常和同伴交流,

不會氣喘吁吁。 運動部位重點為胯骨, 和跳舞達到的效果一樣;暴走對心臟的承受能力有一定要求, 是全身有氧運動。 而散步沒有固定時速, 通常不會出汗;鍛煉部位主要是腿部, 也是有氧運動。

田峻認為, 暴走對於青壯人群比較合適, 身體狀況好的中年人也可以參加, 一能活動肢體, 二能集中思維, 三能促進視力。 而散步對於中老年人比較適宜。 因為, 從青年到中年, 人們都處於勞作狀態, 身體各個部位肌肉也比較發達;一旦年紀增大離開崗位, 身體各個部位肌肉就開始鬆散, 加上懶於鍛煉, 堆積脂肪, 馬上就會發胖, 所以, 經常散步行走, 再加上其他的運動, 必然有利於保持原來的身體狀況和體態。

盲目暴走傷害膝蓋和踝關節

田峻說,

暴走過度或防護不足, 很容易傷害膝蓋和踝關節。 暴走帶來下肢運動過量, 膝關節作為人體最大和複雜的關節, 裡面的韌帶、半月板、關節囊, 因為反復的運動產生勞損, 走路的運動量並不能達到鍛煉肌肉力量的效果, 僅僅是讓下肢產生活動或運動。 這種運動最終的壓力來到膝關節裡的關節面上, 所以半月板損傷和關節面及韌帶的損傷是必然。 另外對踝關節也會產生足底筋膜炎和距骨偏移等問題, 原因均是暴走是下肢負重狀態下低功率反復運動。

他強調, 不提倡中老年人暴走, 而應採取間斷性行走, 達到一定運動量後, 可以停下來做些其他運動, 緩解膝關節疲勞。 走路的運動量無法讓心率加快到有氧運動的量,

醫生一般不讓患者走太多, 一天6000步-7000步足夠, 不用額外去練習。

田教授給出中老年人鍛煉建議

1、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來走:不要逞強埋頭猛走, 這樣會大量消耗體力, 結果是欲速則不達。 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 最好找一個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2、學會休息的步法:應該用一個自己比較舒適的方法走路, 行進中的步伐走路要有節奏。 步行的正確姿勢, 是用腳趾尖踢出, 而以腳跟著地。 查看鞋底磨耗情況, 即可瞭解步伐是否正確。

3、走的技術:從腳跟接觸地面開始, 自然柔和地沿著外腳邊緣過渡到全腳掌, 是走或者跑長距離最舒適的技術動作, 步幅小一些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充分利用腿部肌肉的韌性,

它們對持久戰是相當有辦法的。

4、吹氣:每走一步呼吸一次, 令肌肉持續緩慢而不休止地運動。

小帖士

運動之後五不宜:不能立即休息, 不可馬上洗澡, 不應暴飲止渴, 不宜大量吃糖, 不能飲酒解乏。 (記者毛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