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千打錘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Qiān Dá Chuí

【英文名】Root of Chun Spicebush

【別名】鐵線樹、耙齒鉤、台烏球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鼎湖釣樟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a chunii Merr.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採收, 洗淨, 切碎, 曬乾。

【原形態】白膠木, 灌木或小喬木, 通常高6米。 根膨大呈紡錘形。 小枝柔弱。 葉互生, 紙質, 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 長5-10cm, 寬1.5-4cm, 先端尾狀漸尖, 基部急尖, 上面深綠色, 僅葉脈有貼伏柔毛, 下麵密生金黃色或鏽色貼伏柔毛, 有光澤, 離基3出脈;葉柄無毛, 長5-10mm。 雌雄異株;雌花序于葉腋單生, 無梗或有短梗;花被片6, 條狀矩圓形至狹矩圓形, 長2mm,

有柔毛;能育雄蕊9, 花藥2室, 皆內向瓣裂。 果實橢圓形, 黑色, 有光澤, 長8-10mm。 花期2-3月。 果期7-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雜木林、山谷疏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味】辛;溫

【歸經】肝;胃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 行氣寬中;散瘀止痛。 主跌打腫痛;脘腹脹痛;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鮮品15-30g。

【各家論述】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止痛, 散瘀消腫。 治跌打腫痛, 風濕骨痛, 胃腸脹氣。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