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臘豬蹄怎麼燉呢

臘豬蹄, 是中國南方一道比較傳統的美食, 當中含有了大量的膠原蛋白, 那麼在烹飪的過程當中, 它可以有效地轉化成了明膠, 可以促進我們日常的新陳代謝, 腸胃當中的宿便迅速的排出, 起到排毒的功效, 豬蹄甚至還可以起到催奶的作用, 那麼臘豬蹄怎麼燉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燉臘豬蹄的做法

1.將臘豬蹄洗淨剁成小段放入高壓鍋中

2.加入適當的涼水, 水量根據自己喜好加入

3.然後放入花椒、大料、剁椒、薑片、蒜片、幹辣椒和陳皮, 加入一小勺醬油和一小勺醋

4.蓋上蓋子大火燉上二十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加入少量的鹽, 灑入蒜苗段即可

小貼士

臘豬蹄是用鹽醃制過的, 所以不用加入太多的鹽, 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適量加入。

豬蹄和豬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 它在烹調過程中可轉化成明膠。 明膠具有網狀空間結構, 它能結合許多水,

增強細胞生理代謝, 有效地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皮膚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 使細胞得到滋潤, 保持濕潤狀態, 防止皮膚過早褶皺, 延緩皮膚的衰老過程。 豬蹄對於經常性的四肢疲乏、腿部抽筋、麻木、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膠缺血性腦患者有一定輔助療效。 也適用於大手術後及重病恢復期間的老人食用。 有助於青少年生長發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的速度。 傳統醫學認為, 豬蹄有壯腰補膝和通乳之功, 可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和產婦產後缺少乳汁之症。 而且多吃豬蹄對於女性具有豐胸作用。

食療價值

即豬腳。 又稱豬四足。 去蹄甲和毛。 洗淨用。 味甘、咸, 性平。 作用較多, 如《隨息居飲食譜》所載, 能“填腎精而健腰腳,

滋胃液以滑皮膚, 長肌肉可愈漏瘍, 助血脈能充乳汁, 較肉尤補。 ”但一般多用來催乳, 治產後氣血不足, 乳汁缺乏。 單用該品或加黃芪、當歸燉熟服食。

《名醫別錄》中就認為可下乳汁。 《本草圖經》認為可行婦人乳脈, 滑肌膚。 漢代名醫張仲景就有一個“豬膚方”, 就指出豬蹄上的皮有“和血脈, 潤肌膚”的作用。

營養價值

豬蹄是人們喜歡食用的營養佳品。 中醫認為, 豬蹄性平, 味甘鹹。 具有補虛弱, 填腎精, 健采膝等功能。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 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並含有鈣、磷、鎂、鐵以及維生素A、D、E、K等有益成分。 它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 對老年人神經衰弱(失眠)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豬蹄中的膠原蛋白由眾多的氨基酸組成,

而每三個氨基酸中有一個甘氨酸。 食入豬蹄後, 在人體小腸中膠原蛋白可被消化為大量甘氨蛋白酸, 這些氨酸不僅能在人體內參與合成膠原, 而且它在大腦細胞中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性遞質, 能產生對中樞神經的鎮靜作用。 因此, 食用豬蹄有利於減輕中樞神經過度興奮, 對焦慮狀態及神經衰弱、失眠等也有改善作用。 另外, 甘氨酸也存在於人體脊髓的中間神經元之中, 當中間神經元遭受破壞時, 補給甘氨酸是必要的。 甘氨酸能夠抑制脊髓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的興奮性, 並可引起脊髓神經元的超級化。 所以, 食用富含甘氨酸的豬蹄對調整正常的次神經元的功能活動有積極作用。 由於豬蹄中所含的甘氨酸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
人們還發現, 有的人時常小腿抽筋或麻木, 還有某些藥物引起的痙攣現象, 常吃豬蹄湯也有一定治療和緩解作用。

每到春節的時候, 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臘豬蹄。 為什麼臘豬蹄的工藝一直傳承到了現在, 自然是有它存在的目的, 一方面是臘豬蹄特別的美味, 另一方面自然是臘豬蹄給我們帶來了眾多的營養, 是老少皆宜的食物, 它可以增強女性的皮膚的彈性, 也可以提高老人和小孩子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