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煎中藥怎麼加熱
生活中有一部分的人生病了之後喜歡喝中藥進行治療, 都知道中藥是可以從根本上治癒人們的疾病的, 西藥雖然見效快, 但是副作用也是比較大的。 喝中藥的時候要記住不可以喝太涼的中藥, 否則的話, 飲用涼的中藥的時間久了之後很容易損傷自己的脾胃, 從而造成脾胃虛弱的疾病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喝中藥之前先加熱一下。
1、代煎的中藥需要加熱嗎
代煎的中藥是需要加熱的, 因為寒涼藥刺激脾胃,大量或長期服用可能造成胃寒,表現出腹痛怕冷喜暖、腸鳴腹瀉等。
其次,藥湯不夠“暖口”也會傷及脾胃。 如果藥湯溫度低於人體體溫,藥湯進入體內是一個吸熱過程,胃腸道就可能產生不適。 最好提前半小時把袋裝中藥從冰箱裡拿出來,然後在一個稍大些的容器里加500毫升左右熱水。 如果一拿出冰箱就要加熱,最好多換一次熱水以保證藥湯“熱透”。
最後,患者的體質因素也不容忽視。 本來就脾胃虛寒的人,對藥湯溫度的要求更高些,更要把藥湯“熱透”。
知道了代煎中藥要注意“暖口”,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藥湯倒入不銹鋼鍋加熱到六七十度以上,稍晾涼些至“暖口”再喝下。
2、代煎中藥如何保存
目前代煎的中藥湯劑最常見的包裝是真空密封包裝,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
我們發現,各家醫院和藥店在密封真空包裝袋上提示的藥液保存時間不盡相同。 溫度越高藥液變質越快,在氣溫較高的季節裡,室溫在25℃以上,一般湯劑保存不超過2天,如果冷藏,則一般保存7天不會有變質現象。 另外,不同方劑即使在同一條件下,變質程度差異也較大,若藥液內澱粉、蛋白質、糖類等成分含量較多,則變質更快。
為了保證藥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裝的中藥湯劑保存的最佳溫度為0~5℃,保存時間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過7天。
3、怎樣正確服用代煎中藥
3.1、溫服
溫服的中藥是將熬好的中藥放溫之後在進行服用,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煮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 30℃~37℃時再喝;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
3.2、熱服
有些藥物是需要熱服的,這些中藥一般都是治療寒症所用的,是將剛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 常見於寒證用熱藥,宜熱服,如發散風寒的中藥,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後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
3.3、冷服
有些中藥必須要等到放涼之後服用才會有療效。 就是將將煎好的湯劑放冷後服下。 一般是作為解毒、清熱的藥,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解暑就需要這樣的中藥,所以說“冷服”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