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治感冒的千古第一方,藥到病除!

現如今, 因為外感風寒而出現感冒症狀, 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病症之一了。 風寒感冒的主要症狀就是惡寒發熱, 最常見的是惡寒重, 發熱尚輕, 同時頭痛身重, 肌肉酸痛, 無汗而喘, 舌苔薄白。

對於風寒感冒, 有一個現象令人費解:有些患者在感冒之後很快能痊癒, 甚至根本不用服藥。 有些人則不然, 風寒感冒之後很多天都不能痊癒, 長時間的咳嗽、流清鼻涕。 這裡到底有什麼玄機呢?

對此, 很多人會將其歸結為個人免疫力的問題上。 這的確有可取之處。 但是今天, 我們想提醒您另外一層原因。 原來, 中醫認為, 寒邪作為誘發風寒感冒的重要外邪, 不僅傷衛, 也會傷營。 關於營衛, 我們可以將其簡單地理解成構成人體免疫力的第一層和第二層防護。 其中, 衛氣為第一層, 營氣為第二層。

寒邪傷營, 調理難度要比寒邪傷衛大一些。 換句話說, 對於那些寒邪傷及營衛的人來說, 想痊癒就比較困難了。 這樣的解釋雖然粗淺, 但是能夠幫助我們打開治療風寒感冒的一種重要思路, 就是溫通血脈、透營達衛。 這比單純的散寒固衛, 力道要峻猛許多。

正因如此, 一則治療風寒感冒的千古名方呼之欲出:準備麻黃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炙甘草3克。 水煎取汁服用, 每日一劑。 症狀明顯好轉後立即停用。

這裡的麻黃作為君藥, 入肺經和太陽經, 有宣肺、固衛的效果,

能激發人體陽氣。 桂枝作為臣藥, 起的作用就是方才所說的透營達衛, 將傷及營氣的寒邪透發出去, 幫助身體除盡寒邪。 這是這張方的關鍵所在。 杏仁降肺氣, 增加平喘之功。 炙甘草調和藥性, 溫中解毒。

此方力道峻猛, 關鍵是麻黃配合桂枝使用,

散寒透達的力道特別強。 如果用得過多, 有可能傷正氣。 所以, 體質虛弱的人、大病初愈的人、患有潰瘍病的人、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經常冒虛汗的人, 不要使用這個方法。 一般人在使用時, 在症狀明顯減輕後也不要再繼續使用, 中病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