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5款食療緩解女性痛經症狀

5款食療緩解女性痛經症狀

1、玄胡益母草煮雞蛋

材料:玄胡20克, 益母草50克, 雞蛋2個。

三種材料加水同煮, 雞蛋煮熟後去殼, 再繼續煮20分鐘,

飲湯吃雞蛋。 此湯具有通經止痛、補血養顏的功效。

2、烏豆蛋酒湯

材料:烏豆(黑豆)60克, 雞蛋2個, 黃酒或米酒100毫升。

將烏豆與雞蛋加黃酒同煮即可食用。 此湯具有調中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 適用於調理氣血虛弱型痛經, 還有養血潤膚的作用。

3、紅棗薑茶

材料:薑20克, 紅棗30克, 花椒9克。

姜切薄皮, 紅棗洗淨去核, 與花椒一起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 用小火煎成1碗湯汁熱服。 每天喝2次, 有溫中止痛的功效, 適用於寒性痛經。

4、益母草粳米粥

材料:益母草60克(幹品30克), 粳米50克, 紅糖適量。

益母草煎湯濾去藥渣, 然後與粳米、紅糖煮粥食用。 在經前一周開始服用, 每日1~2次, 有助活血化瘀、理氣通經, 適用於氣血瘀滯型痛經的調理。

5、三花茶

材料: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 紅花3克。

將上3種花研末, 用沸水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 每天1劑, 在經前連服數日。 三花茶有活血調經、理氣止痛的功效, 適用於調理氣滯血瘀型痛經, 對月經量少、腹脹痛、閉經等也有一定效果。

中醫針灸可以治療痛經

艾條灸

用點燃的艾條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內側等部位施行溫和灸,

當患者感受到艾條熱度向皮膚深處灌注或出現灸感感傳時, 疼痛可逐漸緩解。 每次每穴艾條灸2~3分鐘, 每次自經前3~5天開始, 每日一次, 連續5天, 一個月經週期為一療程, 連續3個療程。

隔藥灸

取紅花、蒲黃、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為細末, 加黃酒少許制成藥餅, 放置于肚臍、關元穴處。 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 放在藥餅上, 點燃艾絨施灸, 每穴灸3~5壯, 每次約10~30分鐘。 自經前3~5天經來出現疼痛開始, 每日一次, 至月經疼痛消失為止, 一個月經週期為一療程, 連續3個療程。

隔鹽灸

將食鹽適量放置于肚臍、關元穴處, 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 放在食鹽上, 點燃艾絨施灸。 每穴灸3~5壯, 每次約10~30分鐘。 自經前3~5天開始, 每日一次, 至月經結束。 一個月經週期為一療程, 連續3個療程。

隔薑灸

將生薑切片, 放置于肚臍、關元穴處, 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 放在薑片上, 點燃艾絨施灸。 每穴灸3~5壯, 每次約10~30分鐘, 自經前3天開始, 每日一次, 至月經來潮、疼痛消失為止。 一個月經週期為一療程,

連續3個療程。

隔鹽隔薑灸

將食鹽適量放置于肚臍、關元穴處, 而後將姜片放置於食鹽上, 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 放在薑片上, 點燃艾絨施灸, 每穴灸3~5壯, 每次約10~30分鐘。 自經前3~5天開始, 每日一次, 至月經結束。 一個月經週期為一療程, 連續3個療程。

附子餅灸

將附子研細, 制為餅狀, 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 如腹部、腰骶部等, 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 放在附子餅上, 點燃艾絨施灸。 每穴灸3~5壯, 每次約10~30分鐘, 自經前3~5天開始, 每日一次, 連續5天, 一個月經週期為一療程, 連續3個療程。

上一篇:中醫解惑:咳嗽時是否能吃金桔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痛經症狀痛經治療痛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