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保元堂保健品當"藥"賣又出新招

哈爾濱日報8月22日訊 5月27日刊發《揭開保元堂營銷的“話”皮》報道, 報道了保元堂健康養生工作室利用營銷話術, 環環設扣, 高價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維康力膠囊的騙局。

70多天過去了, 保元堂工作室是否還在“忽悠”老人高價買“藥”?日前, 再次以應聘者身份暗訪, 發現保元堂工作室仍以電話銷售的方式推銷保健品, 這次銷售的保健品名為“保元湯”, 是由原來的維康力膠囊加上黃精大棗組成。 同時, 保元堂工作室還成立了新部門, 電話銷售過程更為謹慎。

安裝監控“戒備”升級

“話術”銷售仍在繼續

日前, 在某招聘網站上, 發現曾被曝光的保元堂健康養生工作室仍在招聘健康顧問, 內容還是從事過保健養生行業的優先錄取, 無相關經驗可培訓上崗。 打通招聘電話, 一男性工作人員把應聘地址告訴, 要求前去面試。 對比了一下地址, 發現該工作室的地址還是上次“臥底”的南崗區東方中山花園小區的一處復式住宅。

相對于上次, 發現此次保元堂養生工作室戒備十足。 客廳上方安裝了一個監控攝像頭, 可以監控到客廳里的每一個人。 自稱該公司人事經理的李女士接待了, 李女士說, 保元堂目前分為3個部門, “文員部”主要負責接打患者來電熱線, “攻關部”由紅黃藍三隊組成, 負責向老年人推銷“產品”, 利用電話賣藥。 “贈藥部”是最新成立的部門, 負責電話免費送藥, “文員部”的成員稱為“文員”, “攻關部”與“贈藥部”的成員稱為“健康顧問”。

當天上午, 被安排到“文員部”進行“實習”。 “文員部”的負責人李姐告訴, 該部門主要負責接打熱線電話, 輔助其他部門完成“訂單”。 當表現出因為“不懂中藥知識”難以勝任時,

李姐說:“我會安排兩個優秀的健康顧問帶你, 保證你兩天就可以出徒, 其實這個工作十分簡單, 你只需要掌握簡單的話術就可以工作。 ”

李姐介紹, 目前保元堂銷售的產品是保元湯, 一盒保元湯內含一盒維康力和一盒黃精大棗, 維康力膠囊由原來的紅色包裝換成了藍色包裝, 一盒維康力售價596元, 黃精大棗是贈品, 一個療程兩盒, 售價1192元。 發現, “健康顧問”在推銷維康力膠囊時, 依舊宣稱能治療失眠、便血、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30多種常見病, 甚至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預防癌癥。 現在, 患者購買兩盒保元湯就可獲贈價值1000多元的天山雪蓮和價格昂貴的紅豆杉一瓶。

發現, 相比上次暗訪時, 現在保元堂的“文員”工作時更加謹慎,

原來進行電話銷售的紙質電話單被取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電子版的電話本。 每人一臺電腦, 所有客戶信息儲存在電腦的文檔中, 依次進行電話銷售。 銷售時, “文員”要不時地將客戶的“新資料”錄入電腦。 “文員部”的工作人員工作時不能使用手機, 以防資料被泄露。 除了無死角的監控攝像頭, 李姐還經常在每位員工身后“巡查”。

表示, 希望能在保元堂多“實習”幾天, 人事部李女士說, 實習只有一天, 如果想繼續留在保元堂, 就要攜帶身份證辦理入職手續。 而上次暗訪中, 保元堂并未對提出“攜帶身份證辦理入職手續”的要求。

免費贈藥只收“路費”

銷售手段更“親民”有效無效都加“湯”

經過幾個小時的簡單培訓,

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接線技巧, 也贏得了李姐的贊揚。 借機提到新成立的“贈藥部”, 說想到“贈藥部”學習推銷技巧, 這樣在今后的工作中會更得心應手。 李姐看到這么“好學”, 很高興地帶著來到贈藥部。

“贈藥部”的辦公室在二樓, 剛走到“贈藥部”的門口, 此起彼伏的推銷聲便響起:“你好, 我是保元堂的健康顧問, 我們保元堂特別關心您的身體健康……告訴您一個好消息, 我們最近正在做公益活動, 可以免費贈您一盒價值298元的黃精大棗……藥是我們免費贈送給您的, 一分錢不會收取, 但是需要您付一個30元快遞費……”

“贈藥部”經理向介紹:“我們部門負責的工作十分簡單, 上手很快, 你先聽我們是怎么打電話與客戶交談的, 學會了之后我再教你具體內容。

”經理遞給兩張“話術單”, 核對一下, 與之前的話術相比, 新的“話術單”更加“親民”:恭喜您中獎了, 獎品是價值298元的黃精大棗、恭喜您成為我們100名幸運者之一, 獲贈298元的黃精大棗……經理告訴, 藥品贈的越多, 你的業績就越好, 以后你就知道兩者的關聯了。

經理遞給一摞紙說:“這是‘話術單’, 你可以簡單看一下, 話術只是簡單的模式,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延伸。 ”發現, 保元堂的話術開始打“親民牌”, 由簡單直接的推銷, 變成親切的關懷問候, 目的就是讓老年人相信“健康顧問”們特別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

在電腦中看到了黃精大棗的包裝盒圖片, 產品說明書上標注的主要成分是黃精、茯苓、桑葚、芡實、紅棗。 “健康顧問”在贈藥時也向患者介紹黃精大棗的主要成分, 并宣稱“其具有通調五臟、提高免疫力、固本培元之功效”。在“健康顧問”口中,黃精大棗也成了與“維康力膠囊”功效一樣的“神藥”,只要不是疑難雜癥,黃精大棗都能治。然而,在黃精大棗的產品說明書上只看到產品成分、不宜人群、使用方法和用量等信息,并未看到其保健功效。

經過一下午的“培訓”,了解到,“贈藥部”與“文員部”、“攻關部”不同,“贈藥部”以贈藥的方式讓電話另一方的患者提供詳細的電話與地址,然后通過快遞把“免費藥”送給患者,患者只需支付30元的快遞費。

表面上看似慷慨的“贈藥”背后隱藏著什么呢?在聊天中,從“贈藥部”的幾位大姐口中得知,公司宣稱免費贈送的黃精大棗價值298元,但其本身的價值遠沒有那么高,客戶收到黃精大棗時需要支付30元的快遞費,其中已包含了藥品的部分成本,因此公司不會虧太多。看似贈藥賠本,其實贈藥的目的是引老年人上鉤,讓老年人購買公司的主打產品“保元湯”。如果患者服用黃精大棗有效,“健康顧問”就告訴患者,“保元湯”效果更好,如果患者稱“效果不好”,“健康顧問”就嚇唬他們,“你們的病很重啊,趕快買成套產品治療吧,要不以后更難治愈了。”發現,健康顧問賣藥的成功率非常高,購買者絕大多數都是老年人。

電話約人健康講座

“名醫”問診意在推銷

發現,保元堂新增加了一個銷售環節,健康顧問會在電話中告訴患者,我們邀請了很多“名醫”,如果你有需要,可以約定時間電話就診。

而這些所謂的“名醫”,都是來自一些小醫院的醫生,打著各大醫院的旗號。至于具體說自己是哪個醫院的“名醫”,要依據患者而定,如果患者說是哈爾濱的,醫生就會說自己是北京或上海的,總的原則就是不能讓患者見到醫生。

暗訪中發現,打電話約人聽講座仍是主要的銷售手段,無論是贈藥還是銷售,“文員”和“健康顧問”都再三叮囑患者:高寒老師下午1點有一個健康知識講座,可通過電話免費接聽。在電話中聽到了一堂健康知識講座。此前講座中,一位老中醫宣講天山雪蓮的功效,現在換成了高寒老師親自講養生知識,講老年人如何強健身體,如何按照五行圖安排作息時間,并增加了老師與患者互動環節。在長達1個小時的講座中,老師并未推銷任何藥品,以為這就是一堂普通的中醫知識公益講座時,玄機出現了。當患者向老師尋求調理身體之法時,老師簡單解答后,將患者的電話“轉”給健康顧問,“健康顧問”就趁此機會向患者推銷保元湯。

《揭開保元堂營銷的“話”皮》見報后,針對暗訪時發現的問題,向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反映了相關情況。當時,該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處一負責人表示,這樣的案件處理起來十分麻煩。首先該部門人員有限,只能對有備案的保健品經銷商進行日常監管。其次保健品電話營銷往往營銷地點與庫房并不在一起,執法人員即使找到營銷地點也無法對其所營銷的產品進行查扣。

該負責人表示,對反映的保元堂問題如何處理需要進行研究,有結果后會通知。可距發稿已過去兩個多月,至今也沒有得到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保元堂的任何處理意見,而保元堂保健品當藥品銷售的行為仍在繼續。 并宣稱“其具有通調五臟、提高免疫力、固本培元之功效”。在“健康顧問”口中,黃精大棗也成了與“維康力膠囊”功效一樣的“神藥”,只要不是疑難雜癥,黃精大棗都能治。然而,在黃精大棗的產品說明書上只看到產品成分、不宜人群、使用方法和用量等信息,并未看到其保健功效。

經過一下午的“培訓”,了解到,“贈藥部”與“文員部”、“攻關部”不同,“贈藥部”以贈藥的方式讓電話另一方的患者提供詳細的電話與地址,然后通過快遞把“免費藥”送給患者,患者只需支付30元的快遞費。

表面上看似慷慨的“贈藥”背后隱藏著什么呢?在聊天中,從“贈藥部”的幾位大姐口中得知,公司宣稱免費贈送的黃精大棗價值298元,但其本身的價值遠沒有那么高,客戶收到黃精大棗時需要支付30元的快遞費,其中已包含了藥品的部分成本,因此公司不會虧太多。看似贈藥賠本,其實贈藥的目的是引老年人上鉤,讓老年人購買公司的主打產品“保元湯”。如果患者服用黃精大棗有效,“健康顧問”就告訴患者,“保元湯”效果更好,如果患者稱“效果不好”,“健康顧問”就嚇唬他們,“你們的病很重啊,趕快買成套產品治療吧,要不以后更難治愈了。”發現,健康顧問賣藥的成功率非常高,購買者絕大多數都是老年人。

電話約人健康講座

“名醫”問診意在推銷

發現,保元堂新增加了一個銷售環節,健康顧問會在電話中告訴患者,我們邀請了很多“名醫”,如果你有需要,可以約定時間電話就診。

而這些所謂的“名醫”,都是來自一些小醫院的醫生,打著各大醫院的旗號。至于具體說自己是哪個醫院的“名醫”,要依據患者而定,如果患者說是哈爾濱的,醫生就會說自己是北京或上海的,總的原則就是不能讓患者見到醫生。

暗訪中發現,打電話約人聽講座仍是主要的銷售手段,無論是贈藥還是銷售,“文員”和“健康顧問”都再三叮囑患者:高寒老師下午1點有一個健康知識講座,可通過電話免費接聽。在電話中聽到了一堂健康知識講座。此前講座中,一位老中醫宣講天山雪蓮的功效,現在換成了高寒老師親自講養生知識,講老年人如何強健身體,如何按照五行圖安排作息時間,并增加了老師與患者互動環節。在長達1個小時的講座中,老師并未推銷任何藥品,以為這就是一堂普通的中醫知識公益講座時,玄機出現了。當患者向老師尋求調理身體之法時,老師簡單解答后,將患者的電話“轉”給健康顧問,“健康顧問”就趁此機會向患者推銷保元湯。

《揭開保元堂營銷的“話”皮》見報后,針對暗訪時發現的問題,向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反映了相關情況。當時,該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處一負責人表示,這樣的案件處理起來十分麻煩。首先該部門人員有限,只能對有備案的保健品經銷商進行日常監管。其次保健品電話營銷往往營銷地點與庫房并不在一起,執法人員即使找到營銷地點也無法對其所營銷的產品進行查扣。

該負責人表示,對反映的保元堂問題如何處理需要進行研究,有結果后會通知。可距發稿已過去兩個多月,至今也沒有得到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保元堂的任何處理意見,而保元堂保健品當藥品銷售的行為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