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生兒心律不齊怎麼辦

寶寶是老天賜給我們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 每個媽媽都經歷非常辛苦的十月懷胎才能讓寶寶來到這個世界, 每個家長在迎接自己的寶寶來到世界時都充滿了期待和擔心, 總是害怕寶寶會出現一些問題, 其中新生兒心律不齊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 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 下面一起瞭解下新生兒心律不齊怎麼辦。

新生兒心律不齊怎麼辦

1.一般治療原則

首先要瞭解心律失常的性質及發生心律失常的原因, 治療上方能有的放矢。 同一性質的心律失常可由不同病因引起, 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因患者具體情況而不同, 而且病情發展的趨勢個體差異大, 絕不能單純根據心律失常的心電圖診斷進行治療。 處理心律失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心律失常的性質 不同性質的心律失常治療不同, 偶發性期前收縮無需治療, 而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可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

發生心力衰竭或發展為心室顫動則需緊急處理。

(2)查明病因和誘因並及時糾正 在明確心律失常性質的同時, 應通過病史、體檢及其他有關實驗室資料的分析, 瞭解發生心律失常的病因及誘因。 心律失常為心臟病的常見症狀, 但也可由於一些心外因素所引起, 如感染、洋地黃等藥物中毒、過多應用兒茶酚胺藥物、低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低氧血症及心導管檢查等。 單純治療這些病因, 心律失常即可消除。 風濕熱發生期前收縮或房室傳導阻滯, 經用抗風濕藥治療後, 心律失常可隨風濕熱的控制而消除。 雖然, 有些心律失常在臨床上找不到明確的病因,

心臟檢查正常, 此類心律失常愈後較好, 不一定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有時不適當的治療反而加重患兒的思想負擔。 使症狀加重, 或發生嚴重的副作用, 應做好解釋工作, 並定期隨訪。 新生兒期及嬰兒期由於心臟傳導系統尚未完善, 易出現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縮、室上性心動過速, 往往可以自愈。

(3)瞭解心律失常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同一類型的心律失常造成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因患兒基本情況而異。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發生在健康的年長兒往往只有頭暈、心慌等症狀, 如發生在嬰兒或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 則常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因此, 應全面觀察患者情況, 如面色、呼吸、血壓、肝臟大小及有無水腫等。 心律失常引起明顯血流動力學改變者應及時治療。

(4)瞭解抗心律失常藥 如藥理作用、用法、劑量、藥效出現時間、維持時間、適應證以及副作用, 才能合理使用, 恰到好處。

(5)注意及時對症治療 如給氧、糾正酸堿平衡、升壓、控制心力衰竭及抗感染等。

(6)嚴重心律失常 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 病情重, 變化快, 應監測心電圖, 密切觀察變化, 並做好急救準備。 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電擊複律及人工心臟起搏器等。

2.新生兒竇性心動過速

多見於健康兒, 一般不需治療, 如為某些疾病引起者應治療原發病。

3.竇性心動過緩治療

主要應針對原發病。 嚴重者(心率腎上腺素等提高心率。

4.竇房結功能不良治療要點

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同時給予氧療、心肌營養藥物如維生素C、二磷酸果糖、泛癸利酮(輔酶Ql0)、三磷腺苷等, 對過緩的心率、竇房阻滯、竇性停搏等, 可給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等提高心率。 嚴重者應給予起搏器治療。

5.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治療

半數以上不伴器質性心臟病, 因此多數預後較好, 但發作時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有人稱之為“需緊急治療的良性心律失常”, 因此應積極治療。

往往在孩子出生以後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上面就是對新生兒心律不齊怎麼辦的介紹, 出現這樣的情況不要太過於著急, 一般醫生都會提供給我們最好的治療方案, 為了能保證孩子健康的來到世界, 媽媽們在懷孕期間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和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