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為提升群眾就醫感受,醫院將這麼做——

1月17日, 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和健康報社聯合舉辦的2016“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典型經驗宣傳推廣會在京舉行。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指出, 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醫改帶來的變化, 一方面要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方面要從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反映最直接、最突出的問題著手, 以深耕細作的勁頭不斷改善需求側感受。

王賀勝要求,

要以建設分級診療制度為重點優化就醫秩序,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優化服務流程。 創新醫療資源調配思路, 預判可能出現的就診高峰, 科學調整門急診、藥房等人員, 合理調配住院病床資源, 設置專門的住院病床調配機構, 合理安排住院順序和住院床位。 創新急診急救服務, 理順院前急救與院內急診、院內急診與院內其他科室之間的協同服務流程, 建立多學科診療模式,

用資訊化手段實現患者院前院內醫療資訊共用。 創新臨床路徑應用, 充分發揮臨床路徑作為醫療品質控制與管理工具的作用, 有效推動支付方式改革, 並探索在藥學、檢驗、影像、護理等專業應用的可行性。

王賀勝強調,

要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抓手豐富服務內涵。 在改善醫療服務中, 科學實施預約診療, 三級醫院在全面實施預約診療服務的基礎上, 努力實現分時段精准預約。 深入推進優質護理, 逐步實現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優質護理服務全院覆蓋。 持續提升醫療品質, 加強藥事管理。 以現代科技手段為支撐, 提供資訊查詢與推送服務, 提供現代化的結算支付方式, 搭建雙向轉診資訊平臺。 以患者和醫務人員為中心營造良好人文環境,

加強診區安全與患者隱私保護,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

健康報社社長、黨委書記鄧海華表示,

開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 就是要在總結各地大量實踐經驗的基礎上, 發掘、樹立一批改善服務的先進典型示範醫院,

讓廣大醫務人員以更充沛的熱情服務群眾, 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醫改成效。 在“行動計畫”推進的過程中,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委託健康報社作為牽頭單位, 聯合中央媒體開展宣傳工作,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017年是“行動計畫”第一個3年的收官之年, 健康報社將進一步發揮好衛生計生行業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 配合國家衛生計生委工作部署, 將改善醫療服務活動推向新高度。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介紹,

從2015年起, 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實施“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 在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工作中, 作為典型經驗做法, 獲得通報表揚。

截至2016年年底, 1378家醫療機構提供移動支付結算方式, 同比增加710餘家;1445家三級醫院建立資訊庫, 為患者提供資訊查詢和推送服務, 同比增加200餘家;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平均達到38.6%, 同比提高6.5%, 3329家醫療機構實現分時段預約診療。 7700餘家醫療機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所有三級醫院、6000餘家二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1507家三級醫院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臨床合理用藥指導。 396家醫療機構設置日間手術中心, 同比增加近300家, 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比例達11%;6800余家醫療機構開展遠端醫療服務, 覆蓋1330個縣。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實現縣級區域全覆蓋, 醫療責任險和醫療風險互助金參保醫療機構近7萬家。

會上,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代表介紹了改善醫療服務協力廠商評估軟體。

北京協和醫院等6家醫院代表介紹了本院改善醫療服務的具體實踐。 “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宣傳活動辦公室邀請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健康報社及部分省衛生計生委領導成立評審小組。 評審小組評選出的171家示範醫院、54個優質服務崗和81名優秀管理者獲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