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腰椎狹窄是必須手術嗎

腰椎是維持人直立行走的必要部位, 當腰椎發生問題, 嚴重會導致人殘疾, 危害人的性命。 而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 身體的各個部位發生老化, 特別是腰椎部分特別容易發生問題。 一些老年人經常會腰椎疼痛, 其實就是腰椎狹窄造成的, 而腰椎狹窄對人的正常生活影響很大, 那麼腰椎狹窄必須進行手術才能恢復嗎?

一 概述

腰椎狹窄是老年常見病, 致病因素複雜:有先天性椎管狹窄的因素, 亦有因年齡的增長, 椎骨、椎間盤變性, 導致間盤突出, 以及骨贅、骨脊(bone ridge)形成等繼發因素, 造成馬尾和神經根受壓。 臨床表現主要是:腰腿痛、下肢麻木、無力, 走路不穩和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d claudication)等。 Sachs和Fraenkel(1900)報告1例背痛和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 經椎板切除而緩解。 Verbies稱此病為腰椎椎管狹窄。 Schlesinger(1995)和Epstein(1992)先後提出側隱窩狹窄(lateral

recess stenosis)常與腰椎狹窄和腰椎間盤變性伴發。 Javid等(1998)將這些病例情況稱為腰椎狹窄或稱變性性腰椎狹窄

(degenerative

lumbar stenosis)。 近年來由於影像學檢查的發展。 多能清晰地顯示病變的性質和範圍而作出確切的診斷, 但由於病變廣泛, 有的位置隱匿, 以致手術難以徹底切除壓迫物。 一些作者大宗病例的統計分析, 減壓性椎板切除的療效僅為2/3, 伴有側隱窩狹窄者療效更差,

需要行第二次手術者占15%左右。 故病變的分析和手術操作仍待提高。

二 適應症

腰椎狹窄手術適用於:

1.症狀進行性加重, 走路不穩或不全性截癱, 影像學顯示椎管前後徑狹窄在12mm以內;或椎管前後徑雖正常, 但間盤變性骨贅或骨脊形成壓迫馬尾神經者。

2.一次手術後症狀無改善, 影像學檢查仍顯示有馬尾神經受壓者。

三禁忌症

1.症狀輕, 不影響生活和工作者。

2.高齡老人伴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 不能耐受手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