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揭秘!病死豬肉的“通關”過程

豬肉是百姓的主要食用肉類之一, 對其的關注一直是持續不斷, 不管是價錢還是品質;儘管這樣密切的監督, 豬肉問題還是層出不窮,

那麼面對市場上病死豬肉的猖獗, 監管部門就無能為力嗎?究竟這些病死豬肉是如何通過檢測, 流向百姓餐桌的, 一起來看看吧。

從不吃自己殺的病死豬肉

2011年7月, 福建警方接到報案調查發現:在福州市倉山區有一個叫劉永和的人, 長期以來屠宰並販賣病死豬肉。 據劉永和交代, 2009年以來的三年多時間, 他一直從一些生豬養殖場或者豬販子手上收購病死豬進行屠宰。 經過進一步的調查警方發現, 劉永和非法屠宰生豬案, 揭開的僅是不法分子制售販賣病死豬肉的冰山一角。

就在警方查獲劉永和非法屠宰病死豬案件的同時, 福建省莆田市警方也破獲了一起販賣病死豬肉案件, 並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之一的陳金順。

經審訊警方得知, 在莆田查獲的收購、屠宰、販賣、加工、銷售病死豬肉的犯罪團夥中, 陳金順正處於販賣的關鍵環節上。 陳金順交代, 他收購病死豬肉, 每斤只要2塊多錢, 還不到正常豬肉的六分之一, 然後每斤加上1塊錢賣給下家。 警方調查發現, 陳金順的上線是做病死豬收購和屠宰的陳開梅夫婦。

陳開梅透露, 為了逃避打擊, 病死豬肉的販賣通常都是在一個小圈子內進行, 他從2007年開始收購病死豬以來, 屠宰的豬肉基本上都是賣給相對固定的“老客戶”。 陳開梅坦承, 自從2007年收購病死豬以來, 他從不吃自己殺的病死豬肉。

病死豬肉經過醃製作成臘肉臘腸

據警方調查, 僅2010年11月到2011年7月, 短短8個多月的時間裡, 陳開梅和林斌霞夫婦向陳金順售賣的病死豬肉就多達60噸。

如此大量的病死豬肉又銷往哪裡呢?據陳金順交代, 他從陳開梅、林斌霞夫婦那收來病死豬肉後, 先儲存在冰櫃裡, 然後轉手賣給泉州、石獅、福清等地一些專門作臘肉臘腸的小作坊, 泉州的吳鴻就是長期從他這購買病死豬肉的老客戶之一。

吳鴻交代, 她之所以買陳金順的病死豬肉, 看中的就是價格便宜。 正常的豬肉, 即使批發價每斤也要10元以上, 而從陳金順那兒買病死豬肉, 每斤只要4~6元左右。 同時因為自己做的是臘肉臘腸, 病死豬肉經過加工後, 消費者很難分辨出好壞。

調查至此, 通過陳開梅、陳金順這一制售販賣病死豬肉團夥, 福建省系列販賣病死豬肉案的面紗逐層揭開:陳開梅、林斌霞夫婦等不法豬販,

以每頭20~50元的價格, 從不法生豬養殖戶或豬販子手裡收購來病死豬;屠宰後, 再以每斤2~3元的價格, 賣給陳金順等肉販子;陳金順買來病死豬肉後, 又以每斤4~6元左右的價格, 販賣給吳鴻等肉製品加工窩點, 吳鴻等人將病死豬肉經過醃制處理作成臘肉臘腸後, 以每斤13元的價格, 批發給一些小攤販, 或者直接賣給消費者。 這其中每一個環節, 不法分子獲得的利潤率都超過100%。

明知是病死豬肉, 檢測結果卻都合格

辦案民警告訴我們記者, 這次連續破獲的制售病死豬肉案件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就是各個環節分工更細緻, 隱蔽性也更強了。 這無疑加大了監管部門的監管難度。 同時警方指出,

在辦理這一系列制售病死豬肉案件的過程中, 對病死豬肉的檢測鑒定也成為辦理案件的一個難點。

以福州警方查獲的劉永和、淩建軍制售販賣病死豬肉案件為例, 警方在辦理案件過程中, 向農業部門送去7份經犯罪嫌疑人指認為病死豬肉的樣品, 但檢測的結果卻出人意料。

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行動大隊大隊長潘志國說:“在這個鑒定、檢測這方面, 我感覺好像就是不完善, 按說病死豬肉你至少能夠鑒定出來它是病死豬肉, 但是沒辦法, 鑒定出來說明不了它是病死豬肉。 ”

據警方介紹, 目前檢測機構對豬肉檢測執行的基本都是2005年實施的《鮮(凍)畜肉衛生標準》國家強制性標準, 按照這一標準, 檢測機構只對樣品的獸藥、農藥殘留以及鉛、鉻、無機砷等單項理化指標進行檢測,

而不檢測豬肉中的病菌種類及含量。 這種缺少針對性的檢測方式, 往往導致明知是病死豬肉, 檢測結果卻都合格。 這樣進而直接導致的後果之一便是對病死豬肉案件的處理缺乏法律支持, 嚴重影響打擊力度。

用目前的法律, 追究不了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對病死豬肉的犯罪處理有3項罪名: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以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其中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立案追訴標準是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立案追訴標準, 是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超標準有害細菌的;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則要求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食品的。

根據這些立案追訴標準,在福州市查處的案件中,作為收購、屠宰病死豬源頭的犯罪嫌疑人劉永和,公安機關查證其銷售病死豬肉4000多斤,案值只有2萬餘元,而其銷售的病死豬肉又沒有檢測出有害物質,所以用目前的法律,就追究不了其刑事責任。

則要求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食品的。

根據這些立案追訴標準,在福州市查處的案件中,作為收購、屠宰病死豬源頭的犯罪嫌疑人劉永和,公安機關查證其銷售病死豬肉4000多斤,案值只有2萬餘元,而其銷售的病死豬肉又沒有檢測出有害物質,所以用目前的法律,就追究不了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