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老糖人”最該防“老爛腿”

對大多數人來說, 腳上裂個口或擦傷都不算大事。 然而,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 腳部這一點點小毛病就會演變成健康大問題。 有調查顯示, 大約25%的糖友會發展為腳部潰瘍, 而僅在我們中大醫院, 每個月就有七八位糖友因此無奈截肢。 對糖友來說, 呵護好雙腳與監測血糖同樣重要。

一時疏忽, 破潰竟成“老爛腿”

我們醫院接收了一位病人, 他今年50歲, 每天雙腳要支撐著二百多斤的身軀, 雖然有些笨重, 好歹還能走, 過年那幾天還去走親訪友。 可就在十幾天前, 由於晚上用熱水袋暖腳, 第二天早晨他發現左下肢出現了燙傷。

起初他沒把這當一回事兒, 慢慢的傷口開始蔓延至第二趾皮膚破潰, 接著第三趾頭開始變黑。 於是, 家人把他送到急診。

我們各科會診後, 診斷他為2型糖尿病。 由於他腳上破潰紅腫, 腳底板和腳背都有潰爛的痕跡, 還有膿液滲出, 全身都是腫的, 特別是左腳腫得像饅頭似的, 並且還持續高燒三天不退, 不得不截肢, 否則可能休克死亡。

糖尿病足最青睞“老糖人”

很多人不解, 為什麼小小的燙傷在短短幾天就演變成了截肢。 這是因為, 血糖升高後容易引發血管病變和神經末梢病變, 造成足部血液迴圈差, 感覺減退或缺失, 使得足部感染、潰瘍、深層組織破壞經久不愈, 容易導致截肢。

糖尿病足是一種致殘、致死性高的疾病,

且發病率很高, 每年都有增長。 目前, 我國大約每10個人就有1個患有糖尿病, 其中30%左右有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大多病發於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 特別是有多年的糖尿病史, 平時又不注意血糖監控, 發生糖尿病足或者截肢的可能性也是極高的。 另外, 抽煙、燙傷、穿狹窄的鞋、修腳等都是危險因素。 糖尿病足並不是破潰或者是已經要面臨截肢了才稱為糖尿病足, 其實腳趾頭發黑也是糖尿病足的發病跡象, 應該引起高度注意。

需要提醒的是, 一些糖尿病患者由於沒有進行常規體檢, 也沒有規範地控制血糖, 得了糖尿病足以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有糖尿病。 在非外傷性的截肢患者中, 糖尿病患者占了一半以上, 遠高於因外傷而截肢的患者。

可以說, 缺血性糖尿病足潰瘍是目前非外傷性截肢的首位原因。

糖友護腳講究多

糖尿病患者要想預防糖尿病足, 首先要控制檢測血糖, 定期看醫生。 此外, 在平時生活中, 還要多注意以下幾點:

1.糖尿病患者的腳容易有老繭, 腳部皮膚乾燥, 平時可以用一些軟化油軟化角質。 每天用溫肥皂水洗腳, 洗淨後及時擦乾, 然後塗抹保濕霜等護膚品。 如果發現足部皮膚有破損、大皰、水痘、膿皰瘡及燒燙傷情況, 切勿洗腳。 修腳時也要格外注意, 趾甲不要有尖角, 否則容易刺傷周圍皮膚, 導致嵌甲, 一旦有破口很容易感染。

2.腳部潮濕容易滋生真菌, 引起感染。 建議糖友時刻保持腳部乾燥, 愛出汗的糖友可在洗腳水中加入少量醋,

以阻止真菌生長, 預防腳氣。

3.糖友買鞋時, 建議選擇鞋頭空間大、透氣好、裡料光滑、鞋底柔軟、粘扣的布鞋或休閒鞋, 切勿穿露腳趾的鞋子, 更不要光腳走路。 糖友穿鞋前一定要養成“倒一倒”的好習慣, 仔細檢查鞋子裡是否有沙子、石子等異物, 以免磨損雙腳。

4.糖友每天都應該仔細檢查一下雙腳, 看腳掌是否出現紅腫、瘀青、水皰或皮膚破損等問題。

5.糖尿病人由於感覺減退或缺失, 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糖尿病足。 熱水瓶、取暖器或壁爐等高溫處容易導致糖友腳部浮腫或灼傷, 而在太冷的環境下, 糖友應穿好保暖靴和保暖襪, 防止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