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人體體質養生方法有哪些

養生已經成為了一個比較備受關注的話題,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養生的行列, 通過養生來保證身體的健康, 延長自己的壽命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 通過日常的運動和飲食的調理, 就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 中醫人體體質養生方法有哪些呢!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體虛

分娩時失血過多、用力、疼痛、創傷, 都會導致氣、血、津液的耗損, 就是體質再好也會感到從未有過的虛弱。 虛弱會帶來一系列的不適症狀, 如眩暈、出汗、便秘、小便不利等等。

調理法:

中藥膳食可以幫助新媽咪的身體儘快恢復, 可以在中醫的指導下, 選用黨參、黃芪、當歸、麥冬、枸杞、山藥、桂圓、核桃仁、黑芝麻、蓮子等煮粥或煲湯喝。

2

血淤

分娩時胞宮的脈絡被損傷, 導致脈絡淤阻不通, 舊血停留, 經氣鬱滯。 從而出現腹痛、小腹硬滿、惡露不盡等淤血停滯的症狀。

調理法:

經常對腹部施以自我按摩, 可以促進血脈流通;也可以採用桃仁、黃酒、玫瑰花、三七、雞冠花等進行食療。

3

體虛而易感

由於氣虛血弱而致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 產後經常怕冷怕風, 容易患感冒, 關節冷痛。

調理法:

以往民間的很多產後禁忌就是針對這一點而形成的, 所以新媽咪還是應該科學地看待這些禁忌。 不是不能洗澡和洗頭, 而是要水溫適度。 要避免身體被冷風吹, 避免盆浴。 月子裡也可以外出, 條件是在氣溫適宜的時候, 但不能身體帶汗, 盡可能地多穿一件外套。 也可以刷牙, 但要用溫水, 做家務用水時要儘量使用溫水。

中醫的調理方法, 不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負擔, 尤其是很多的婦科疾病,

採用中醫的調理方式不會產生刺激, 養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其實日常生活當中, 我們吃一些有助於自己身體健康的食物, 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養生目的, 還可以起到治療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