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亞健康及過勞死常見誤區

亞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正式定義是:“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 而不僅僅是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而亞健康是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機能低下的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 處於這種狀態的人群數量是相當多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表明, 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占5%, 經醫生檢查、診斷有病的人也只20%, 75%的人處於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 亞健康狀態實際上已經在警告人們,

如不加以重視, 疾病就會接踵而來。

亞健康是健康和疾病的臨界點, 它的症狀在醫學診斷上沒有任何與它相吻合的品質性改變, 通過適當的休息和身心調理就可以恢復的狀態。 故“亞健康狀態”又稱慢性疲勞綜合症。

亞健康症狀包括: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煩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脹、心慌、胸悶、便秘、腹瀉、感覺很疲憊, 甚至有欲死的感覺。

然而體格檢查並無器質上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功能性的改變。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 除了疲勞和不適, 不會有生命危險。 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 如熬夜、發脾氣等應激狀態下, 很容易出現猝死, 就是“過勞死”。

有資料表明:最近5年, 中科院所屬7個研究所和北京大學的專家教授134人謝世,

平均年齡僅為53.2 歲。 國務院體改辦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出:我國肩負重任的知識份子平均壽命僅為58歲, 比全國人均壽命低10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