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赤芍藥丸的功效與作用

每年到了季節交替的時候, 各種身體不適也就紛紛而至, 補養身體的時候到了, 多喝點中藥方劑是很有效的, 一起來看一下赤芍藥丸的功效和作用吧。

【處方】 芍藥1兩(用赤的), 好乳香半錢, 接骨木半兩, 川當歸1兩, 川芎1兩, 自然銅1兩。

【制法】 上為末, 用黃蠟4兩溶, 入前藥末, 攪令勻, 候溫軟, 眾手丸, 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 打傷筋骨, 或內剉, 或傷損折, 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用法中接骨方用川烏、草烏各1兩, 為末, 用薑汁調作卷子, 貼損處, 又將綿縛定。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

【處方】 赤芍藥3分, 桂心1分, 柴胡半兩(去苗), 鱉甲1兩(塗醋, 炙令黃,

去裙襴), 川大黃3分(銼碎, 微炒), 赤茯苓半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冷熱不調, 可思飲食, 食即不消。

【用法用量】 2歲以上服3丸, 粥飲化下;4-7歲服7丸, 以粥飲送下, 日3次。

【摘錄】 《聖惠》卷八十四

【處方】 赤芍藥半兩, 艾葉半兩, 附子半兩, 乾薑半兩, 陳皮1兩, 當歸1兩, 川芎3分, 甘草3分, 吳茱萸3分。

【制法】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血虛腹脅(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 溫酒或醋湯送下。

【摘錄】 《雞峰》卷十五

【別名】 芍藥丸

【處方】 赤芍藥3分, 川大黃3分(銼碎, 微炒), 桂心半兩, 赤茯苓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鱉甲3分(塗醋炙令黃, 去裙襴)。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丁奚, 雖食不生肌肉, 腹大, 食不消化。 小兒寒熱久不解, 仍不能食飲,

苦食不消, 哺露堅痞腹大, 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 芍藥丸(《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摘錄】 《聖惠》卷八十八

【處方】 赤芍藥半兩, 桂心半兩, 羌活半兩, 川大黃1兩(銼碎, 微炒), 郁李仁1兩(湯浸, 去皮, 微炒), 川芒消1兩, 檳榔1兩, 大麻仁2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大小便難, 臍腹妨悶。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 空腹以溫水送下, 晚再服。

【摘錄】 《聖惠》卷五十八

【處方】 赤芍藥1兩, 桔梗1兩(去蘆頭), 細辛1兩, 桂心1兩, 木香1兩, 乾薑1兩(炮裂, 銼), 檳榔1兩,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川椒1兩(去目及閉口者, 微炒去汗)。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心疝, 心腹(疒丂)刺疼痛, 脅下滿脹。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 以熱酒送下, 日4-5次。

【摘錄】 《聖惠》卷四十八

【處方】 赤芍藥1兩, 當歸1兩(銼, 微炒),

白術1兩, 鱉甲1兩(塗醋, 炙令黃, 去裙襴), 訶黎勒1兩半(煨, 用皮), 乾薑3分(炮裂, 銼), 人參3分(去蘆頭), 肉豆蔻半兩(去瓤), 雄雀糞半兩(微炒), 郁李仁1兩半(湯浸, 去皮, 微炒)。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心腹痛脹滿, 臍下有積聚, 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以溫酒送下,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十三

【處方】 赤芍藥1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 焙乾, 微炒), 朱砂半兩(細研), 川烏頭半兩(炮裂, 去皮臍), 乾薑半兩(炮裂, 銼),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 微炒去汗), 桂心1兩。

【制法】 上為末, 入朱砂研令勻,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諸屍鬼疰, 中噁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 暖酒送下,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五

【處方】 赤芍藥1兩半, 大黃1兩半(銼, 炒), 吳茱萸1兩半(湯洗, 焙,

炒), 乾薑1兩半(炮), 厚樸1兩半(去粗皮, 生薑汁炙, 銼), 細辛1兩半(去苗葉), 牡丹(去心)1兩半, 芎䓖2兩, 當歸(炒, 切)2兩, 桃仁(湯浸, 去皮尖雙仁, 炒)2兩半,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和塗酥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月水不調, 或多或少, 臍下塊結, 痛如錐刺, 不治即成勞疾。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漸加至30丸, 久冷勞可服至40丸, 空心酒送下。 覺暖即減丸數。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處方】 赤芍藥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川大黃3分(銼碎, 微炒), 桂心1分, 赤茯苓半兩, 訶黎勒皮半兩, 木香1分, 檳榔半兩, 鱉甲3分(塗醋炙令黃, 去裙襴)。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傷飽, 心胸妨悶, 脅下或痛。

【用法用量】 每服5丸, 以粥飲送下, 日3-4次。

【摘錄】 《聖惠》卷八十八

【處方】 赤芍藥1兩半,

苦參3兩, 黃芩1兩(去黑心), 山梔仁1兩, 車前子1兩(微炒), 瞿麥穗1兩, 冬葵子(炒令香)1兩半, 大黃(炒)1兩半。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心臟勞熱, 久積毒氣, 小腸氣癃結, 少腹急, 小便淋瀝, 白濁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 食後溫水送下, 夜臥再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處方】 赤芍藥2兩, 熟幹地黃2兩(焙), 紫蘇子(微炒)2兩, 貝母1兩半(去心), 桑寄生1兩半, 人參1兩半, 鱉甲1兩半(去裙襴, 醋炙), 當歸1兩半(切, 焙), 芎䓖1兩半, 苦參1兩, 訶梨勒1兩(煨, 去核), 桂(去粗皮)1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室女稟受怯弱, 月水不調, 或來或止, 身體疼痛, 時有寒熱。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空腹酒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處方】 赤芍藥1兩1分, 桂(去粗皮)1兩, 瞿麥(取穗)3分,

大黃(銼, 炒)1兩半, 檳榔2兩(銼), 當歸2兩(切, 炒), 羌活(去蘆頭)2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產後風氣壅結, 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米飲送下, 以利為度。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六

通過以上介紹, 對赤芍藥丸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瞭解, 因此在對赤芍藥丸這樣藥物的選擇上可以放心進行, 不過在吃的時候, 需要適量的進行, 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