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黃疸引起的腦癱症狀是什麼

對於新生兒來說, 常會出現黃疸的現象, 這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比較嚴重, 甚至會造成孩子出現腦癱, 我們知道, 得了腦癱往往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遺症, 會引起孩子智力出現問題, 導致孩子吞咽困難, 出現肢體癱瘓, 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巨大。

腦癱兒的症狀

1、常“敏感”或激動

但如果患兒(特別是低出生體重兒)僅在饑餓時有如此表現則意義不大。

噪音或體位改變“敏感”時難將大腿外展, 洗澡時不易將拳頭掰開, 家長常反映“孩子不喜歡洗澡”, 當腳用觸及浴盆邊緣, 背部即僵硬豎弓形。

2、過度激惹

持續哭叫, 入睡困難, 大約有30%腦性癱瘓小兒在生後前3個月有類似嚴重“腸絞痛”的表現。

3、餵養困難

吸吮及吞咽不協調, 護理困難, 頻繁吐沫, 以及持續體重不增。

4、肌肉緊張感

給小兒換尿片時難將大腿外展, 洗手時不易將拳頭掰開, 不喜歡洗澡, 洗澡時哭鬧, 全身肌肉緊張, 扶站時尖足等。 活動孩子的肢體時有明顯的肌肉緊張感。

5、動作異常

別的孩子會坐的時候自己的孩子還不會抬頭、不會翻身;別的孩子會走的時候自己的孩子還不會坐、不會爬, 運動功能明顯比其他孩子落後, 出現明顯的姿勢異常及活動時動作模式異常

新生兒黃疸會引起腦癱嗎

新生兒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症是由多種病理原因引起的高膽紅素血症, 臨床比較多見。 高膽紅素血症時, 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神經核, 引起膽紅素腦病,

導致腦癱, 一般認為是游離膽紅素透過血腦屏障所致。

因為正常時膽紅素與血漿蛋白結合後而不能通過血腦屏障, 如果血中膽紅素產生過多如溶血、敗血症等時, 紅細胞大量被破壞或血白蛋白過低, 就有一部分沒能和白蛋白結合而成游離狀態, 這種游離狀態的膽紅素很容易通過血腦屏障, 沉著於神經細胞膜上和線粒體生物膜上, 導致細胞變性壞死。

也有部分患兒是由於血腦屏障功能減低所致, 血液中膽紅素增高並不明顯, 多見於早產兒、低體重出生兒以及呼吸窘迫綜合症、缺氧、酸中毒及感染的患兒, 腦血管內皮受損, 也會導致血腦屏障功能下降, 與血漿蛋白結合的膽紅素也可進入腦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