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人體器官分佈

器官是組成人體的基本結構, 不同的器官, 有著不同的功能, 肩負著不同的使命。 而對於人體健康而言, 無論是哪一種器官出現病變, 都會給人帶來極大的不便, 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那麼, 人體中有哪些器官呢?這些器官是怎麼分佈的?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人體的器官分佈情況。

一、人體器官介紹

由多種組織構成的能行使一(特)定功能的結構單位叫做器官。 器官的組織結構特點跟它的功能相適應。 我們一般都比較容易注意到一些組織集中的直觀的器官。 比如: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 再如:內臟器官心、肝、肺、胃、腎等。 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們忽略而不認為是器官。 比如任何一塊骨骼肌, 皮膚等。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髒和腑兩大類, 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 藏, 通“髒”, 指藏於內的內臟;象, 是徵象或形象。 這是說, 內臟雖存於體內,

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 都有徵象表現在外。 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 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二、人體器官分佈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髒和腑兩大類。 髒, 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

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 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腑, 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 它們具有消化食物, 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

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

六腑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髒"是指實心有機構的臟器, 有心、肝、脾、肺、腎、為五臟, 加上心包絡又稱六髒。 但習慣上把心包絡附屬於心, 稱五臟即概括了心包絡。 髒者, 藏也。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與智, 腎藏精與志, 故為五臟。 中醫精髓 五臟六腑均有官銜

"腑"是指空心的器官, 有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 受五臟濁氣, 名傳化之府, 故為六腑。

三、五行和人體的對應關係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 代表五種屬性, 是抽象概念, 不要理解具體的某種東西。 五是個普遍的數字, 五指、五官、五臟、五味。 有很多事物可以分為五類。

在中醫裡, 用五行描述人體五臟系統(肝心脾肺腎)的功能和關係, 注意這裡的五臟也是個功能概念(稱為藏象), 並不限於具體的解剖上的五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