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肝氣犯脾胃應該怎麼辦?

肝氣犯胃指由於肝氣偏亢, 過於疏泄, 影響脾胃, 以致消化機能紊亂, 或稱“肝氣犯脾”。 肝氣犯脾 病證名。 又稱肝木乘脾土。 肝主疏泄, 肝氣盛則疏泄太過, 橫逆犯脾胃, 影響消化功能。 症見頭暈目眩, 急躁易怒, 胸脅脹痛等肝氣橫逆症狀, 以及腹脹納呆, 噯氣吞酸, 大便溏泄等脾失健運症狀。 治宜疏肝健脾, 以疏肝為主。

生理情況下, 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進脾胃的運化, 脾胃的運化功能又有助於肝的疏泄, 兩者相互依賴, 相 互協調。 病理情況下, 兩者亦相互影響, 如抑鬱傷肝, 肝失疏泄, 橫逆犯胃, 胃失和降, 引起肝氣犯胃證 ;若胃氣先虛, 肝氣相對偏盛, 乘之於脾胃, 也可引起肝氣犯胃證。 前者為木旺乘土, 後者為土虛木乘。

肝氣犯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胸脅胃脘脹滿疼痛, 呃逆噯氣, 嘔吐, 或見嘈雜吞酸, 煩躁易怒, 舌苔薄白或 薄黃, 脈弦或弦數等。 肝氣鬱結, 疏泄失職,

則見情志鬱悶, 善歎息, 或煩躁易怒, 胸脅脹痛;肝氣橫逆, 氣滯於胃, 胃氣上逆, 則表現為胃脘脹痛, 呃逆噯氣;氣鬱胃中而生熱, 可見吞酸嘈雜。

因氣鬱化火與否的差別, 舌苔可為薄白或薄黃, 脈弦或弦數。 若肝鬱日久, 氣鬱化火, 則可表現為胸脅胃脘疼痛劇烈, 心煩易怒, 口幹口苦, 舌紅苔黃, 脈弦數。 若火氣灼傷肝陰, 耗傷胃津, 則常有脅肋隱隱作痛, 胃脘脹痛 , 饑不欲食, 口幹, 大便幹, 舌紅少苔或中有裂紋等陰虛表現。 若肝氣犯胃, 氣滯不行, 日久影響血液運行而致血瘀, 則表現為脅肋胃脘疼痛固定, 痛如針刺, 甚則損傷脈絡, 而見嘔血黑便。

建議患者飲食以清淡為主, 少油膩, 忌辛辣、煙、酒及粘滯助火之品。 可指導患者食用番茄、茭白、苦瓜 、冬瓜、蘿蔔、雪梨、蘋果、西瓜、金橘等有疏利行氣作用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暢, 可用蜂蜜、麻仁潤腸丸等潤腸通便, 使臟腑之氣通順, 濁氣下降, 嘔吐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