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心臟有六大損友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張海澄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許頂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副主任 劉梅顏

損友1:肺部疾病

發燒肺炎很傷心

“俗話說, 心肺不分家。 肺部疾病可以說是心臟段數最高的‘損友’, ”張海澄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肺一旦出問題, 心就會受影響。 肺心病指的就是肺源性心臟病, 中老年人尤其要當心。

張海澄說, 肺部疾病這個“損友”對心臟的破壞方式主要有:一是如果心臟本身有結構、功能等問題, 最害怕的就是感冒發燒、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這很容易加重心臟負擔。 二是慢性肺心病, 主要由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引起。 三是急性肺心病。 舉例來說, 某位患者腿上有血栓, 一旦脫落上行到右心臟, 接著堵在肺動脈導致肺栓塞, 就會誘發急性肺心病, 死亡率高達80%以上。

此外, 高原性肺心病也是由肺部引起的心臟疾病。

肺心病治療以肺部疾病為主, 比如用支氣管解痙藥, 必要時運用抗菌藥、吸氧等, 同時也要針對心臟疾病症狀進行治療。 由於肺心病多侵犯右心, 因此需更加注意利尿問題。 張海澄還提醒到, 慢性肺心病患者需要生活得更加精細, 一定要戒煙, 否則更傷肺和心;注意別著涼, 減少感冒發燒;密切關注天氣預報, 霧霾天少出門, 出門必戴口罩;勤打掃, 保證環境衛生, 減少粉塵、有害氣體等。 ▲

損友2:腎病

排尿困難給心臟加壓

近期, 一項發表在《美國腎臟病學會》雜誌上的最新研究發現, 腎病是全球心臟病死亡的主因之一。 研究者對188個國家1990年~2013年6個不同時間點的資料分析發現,

2013年腎臟功能下降與全球4%的死亡人數有關, 即220萬人。 其中, 一半以上的死亡與心臟有關, 另有近一半死於腎衰竭。

張海澄表示, 一方面, 腎臟是重要的排水器官, 它出問題水不能順利排出體外, 血液量增加, 便會導致回流到心臟的血液增加, 損害心功能;另一方面, 腎臟或腎動脈病變, 會使腎分泌激素增多, 導致血管收縮, 血壓增大, 心臟肥厚, 損傷心功能。

“治療上, 與普通心臟疾病相比, 最大的不同便是利尿最重要, ”張海澄說, 臨床上對腎臟疾病引起的心臟問題, 通過多種方法解決了利尿問題, 患者的心臟異常狀況就能很快好轉。 建議心臟病患者每年做一次血檢、尿檢, 尤其是晨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查。 ▲

損友3:腦卒中

嚴防血栓和狹窄

一定程度上講,

心腦是一個整體。 心臟病和腦卒中有很多共同的“敵人”, 如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等, 兩者也可以說是互為損友。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等研究人員發現, 無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 發生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後, 出現無症狀冠狀動脈疾病的平均值為52%;卒中一年後心梗的風險為3%, 近1/3的患者有超過50%的冠狀動脈狹窄。 許頂立告訴記者, 臨床上, 腦卒中和心臟病同步發生、卒中後突發心梗或心梗後突發卒中的情況, 確實都不少見。 腦卒中後要尤其關注心臟健康, 建議患者遵醫囑做好相關檢查, 服相關藥物。 其他腦部疾病如癲癇、腦水腫等, 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此外, 心臟病尤其是心房纖顫、冠心病等,

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 一是心臟本身病變產生的左房血栓會進入血液迴圈, 可能堵塞腦部血管誘發腦栓塞;二是嚴重心臟功能障礙會導致心臟輸血量減少, 腦部缺血, 致使腦供血不足和血栓形成。 這也提醒心臟病患者, 一定要遵醫囑治療, 調整生活方式, 控制好病情發展, 改善心功能, 避免被腦卒中糾纏上, 房顫病人尤其要堅持抗凝治療。 ▲

損友4:甲亢和甲減

激素異常流向心臟

很多人對甲狀腺結節非常恐懼, 但對甲亢、甲減等則重視不夠。 其實, 任何激素都要到心臟。 甲狀腺生病了, 它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就會出現異常, 進而可能傷害心臟。 許頂立說, 以甲亢為例, 它會過量分泌甲狀腺激素, 從而導致心動過速、心肌受損。

“甲亢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心臟問題, 比如心臟增大、心律失常、心衰等, 其中心律失常中以房顫和早搏尤其常見, ”張海澄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有關資料表明, 甲亢患者的房顫風險比正常人高出30%~50%;老年甲亢患者中, 20%~30%有房顫問題, 心血管併發症是甲亢患者死亡的主因之一。 持續甲減也容易導致膽固醇明顯增高, 出現心包積液等, 進而加大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許頂立提醒, 甲亢患者一定不要輕易做造影, 這很可能會誘發或加重病情, 應在相關評估後再做。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吳晞曾提醒, 70歲以上老人患上甲狀腺疾病後, 房顫、心衰等風險大大提高, 應尤其重視, 每一兩年查一次甲狀腺B超。 生活中, 心臟病患者尤其要避免熬夜、情緒緊張、壓力過大, 以免增加甲狀腺疾病風險。▲

損友5:膽囊炎

引發心律失常和心梗

“臨床上,我們曾接診過一位年輕男性,他患有嚴重的膽囊炎,送來時已經心梗了。我們通過心臟造影發現,他的冠狀動脈正常。”許頂立告訴記者,膽心病也叫膽心綜合征,是指原發病在膽囊(如膽結石、膽囊炎等),由此引起的心絞痛、心律不齊甚至心梗等。

膽的問題之所以會損害心臟功能,主要是因為膽和心臟有部分交叉的支配神經(T4~5脊神經),當膽囊疾病發作時,膽道出現炎症或膽管內壓力會增高等,患者劇烈疼痛,這就可通過神經反射引起冠狀動脈收縮,導致血流量減少,從而出現心臟問題。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膽紅素、膽酸等迷走神經興奮物質的分泌,也可能抑制心肌細胞能量代償,降低心臟活動功能。

許頂立表示,一般來講,膽心病的發生也表明,主人的冠狀動脈本身可能已經出了點問題。膽心病的治療,應以原發病膽囊疾病的治療為主,單純採用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治療,療效常不理想。比如由膽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一般抗心律失常藥物效果往往不好,換成可減輕膽絞痛的藥物時,反而可能更有效。許頂立最後提醒,除了膽囊疾病,胃部疾病尤其是反流性食道炎也可能誘發心臟問題,即胃心病。但臨床上引起心肌梗死的很少見。▲

損友6:壞心情

心臟真會被氣病

心理因素對心臟的影響之大,可能是你未曾想到的。張海澄提及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有些愛生悶氣的人,尤以中老年女性居多,生悶氣後,心尖部會膨出,好比氣球鼓出一個大包。經過十多天治療,患者氣消了,大部分都能恢復正常,稱為應激性心肌病(心尖球囊綜合征)。

劉梅顏告訴記者,這背後的機理十分複雜。簡單地說,跟人在焦慮、生氣、憤怒等時,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加,人體釋放大量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有關,它們會讓血管收縮,引起類似心臟病症狀。據調查,約有50%~60%的心臟病患者合併有心理問題,也就是患上了“雙心病”。

劉梅顏說,更年期男女,從事高度緊張的職業,性格內向或愛著急、容易敏感、有壓力不愛宣洩等人群,發生“雙心病”的幾率更高,需尤其警惕。治療上,是先治心臟疾病還是心理疾病,要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如已經出現明顯的心絞痛、心肌梗死等,肯定要先治療心臟。針對心理疾病的防治,我們始終認為藥物治療要放在最後,首先可多讓患者跟親人好友在一起,給情緒找個安全的宣洩口;其次,建議每天堅持運動40分鐘,有助於良性激素的恢復;再次,堅持多樣化飲食,補足各種營養素;最後,在必要時使用一些抗焦慮、抗抑鬱藥物等。如出現“雙心病”的相關症狀,建議到專科醫院的“雙心門診”就診。▲

以免增加甲狀腺疾病風險。▲

損友5:膽囊炎

引發心律失常和心梗

“臨床上,我們曾接診過一位年輕男性,他患有嚴重的膽囊炎,送來時已經心梗了。我們通過心臟造影發現,他的冠狀動脈正常。”許頂立告訴記者,膽心病也叫膽心綜合征,是指原發病在膽囊(如膽結石、膽囊炎等),由此引起的心絞痛、心律不齊甚至心梗等。

膽的問題之所以會損害心臟功能,主要是因為膽和心臟有部分交叉的支配神經(T4~5脊神經),當膽囊疾病發作時,膽道出現炎症或膽管內壓力會增高等,患者劇烈疼痛,這就可通過神經反射引起冠狀動脈收縮,導致血流量減少,從而出現心臟問題。此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膽紅素、膽酸等迷走神經興奮物質的分泌,也可能抑制心肌細胞能量代償,降低心臟活動功能。

許頂立表示,一般來講,膽心病的發生也表明,主人的冠狀動脈本身可能已經出了點問題。膽心病的治療,應以原發病膽囊疾病的治療為主,單純採用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治療,療效常不理想。比如由膽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一般抗心律失常藥物效果往往不好,換成可減輕膽絞痛的藥物時,反而可能更有效。許頂立最後提醒,除了膽囊疾病,胃部疾病尤其是反流性食道炎也可能誘發心臟問題,即胃心病。但臨床上引起心肌梗死的很少見。▲

損友6:壞心情

心臟真會被氣病

心理因素對心臟的影響之大,可能是你未曾想到的。張海澄提及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有些愛生悶氣的人,尤以中老年女性居多,生悶氣後,心尖部會膨出,好比氣球鼓出一個大包。經過十多天治療,患者氣消了,大部分都能恢復正常,稱為應激性心肌病(心尖球囊綜合征)。

劉梅顏告訴記者,這背後的機理十分複雜。簡單地說,跟人在焦慮、生氣、憤怒等時,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加,人體釋放大量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有關,它們會讓血管收縮,引起類似心臟病症狀。據調查,約有50%~60%的心臟病患者合併有心理問題,也就是患上了“雙心病”。

劉梅顏說,更年期男女,從事高度緊張的職業,性格內向或愛著急、容易敏感、有壓力不愛宣洩等人群,發生“雙心病”的幾率更高,需尤其警惕。治療上,是先治心臟疾病還是心理疾病,要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如已經出現明顯的心絞痛、心肌梗死等,肯定要先治療心臟。針對心理疾病的防治,我們始終認為藥物治療要放在最後,首先可多讓患者跟親人好友在一起,給情緒找個安全的宣洩口;其次,建議每天堅持運動40分鐘,有助於良性激素的恢復;再次,堅持多樣化飲食,補足各種營養素;最後,在必要時使用一些抗焦慮、抗抑鬱藥物等。如出現“雙心病”的相關症狀,建議到專科醫院的“雙心門診”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