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這些狀況下心絞痛 要儘快找醫生

心絞痛是冠心病的常見症狀, 一般心絞痛發作歷時短, 患者往往來不及找醫生, 只要立即休息和用藥就能很快緩解。 不過, 山醫大一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郭文玲提醒, 在某些狀況下, 心絞痛患者還是應該儘快找醫生診治。

據郭文玲介紹, 心絞痛的臨床類型有好幾種。 通常所說, 僅在勞累、激動時發生的, 是穩定型心絞痛或勞累型心絞痛;沒有明顯誘因, 安靜條件下即可發作的和頻繁發作的是不穩定型心絞痛;還有一些特殊類型, 如臥位時發作, 或安靜時發作, 活動後反而減輕、消失, 多數為變異型心絞痛。

郭文玲說, 如果以往從無此類症狀, 第一次發生可疑心絞痛時, 應儘早請醫生診斷。 首先要確定到底是不是心絞痛。 為此, 當然免不了做心電圖和其他必要的檢查。 假如是心絞痛, 應該休息幾天, 爭取病情平穩好轉, 並找出對自己有效而副作用小的藥物。 其次是患者應學點知識和從醫生那裡獲得針對病情的最佳生活方式和工作限度方面的建議。

“如果心絞痛發作情況有改變, 包括心絞痛發作的誘因、頻繁程度、疼痛的性質、嚴重程度、歷時長短以及對藥物的反應等方面, 最好及時找醫生看看。 ”郭文玲說, 比如原來只是在勞累或激動時才發病, 突然在安靜時, 甚至在並未做噩夢的平靜睡眠中發病;原來發作很輕,

休息後很快就好, 而現在休息不能緩解, 甚至用藥後效果也不理想;和以往相比, 疼痛時間延長, 程度加重, 發作時有明顯虛弱感如面色蒼白、出大汗、四肢發涼;原來發作次數少, 幾天或幾周發作一次, 而現在一天發作幾次甚至十幾次等。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