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中老年最受歡迎晨練好方法

六字訣是我國流傳下來的一種吐納法, 藥王孫思邈曾奉它為長壽之法, 每日練習。 它通過噓(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6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 利用呼吸, 充分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 以抵抗疾病侵襲, 防止衰老。 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趙之心推薦, 這一方法動作舒緩, 可以成為中老年朋友晨練保健的內容之一。

練“六字訣”講究腹式呼吸, 先呼後吸, 呼氣時發音。 呼氣要緩慢、深長、均勻, 以加大肺活量。 同時, 兩足開立, 與肩同寬, 頭正頸直, 雙膝微屈, 全身放鬆。 每個字念6遍, 然後調息一次。

噓字護肝。 讀(xū), 兩手緩緩抬起, 手背相對,

經脅肋至與肩平, 兩臂如鳥張翼向上、向左右分開, 手心斜向上。 吸氣時, 屈臂兩手經胸腹前緩緩下落。 治食欲不振、兩目乾澀等症。

呵字補心。 讀(hē), 兩手掌心向裡由小腹前抬起, 經體前到至胸部兩乳中間位置向外翻掌, 上托至眼部。 呼氣盡吸氣時, 翻轉手心向面, 經面前、胸腹緩緩下落。 治失眠、健忘、盜汗等症。

呼字養脾。 讀(hū), 兩手自小腹前抬起, 手心朝上, 至臍部, 左手外旋上托至頭頂, 同時右手內旋下按至小腹前。 呼氣盡吸氣時, 左臂內旋變為掌心向裡, 從面前下落, 同時右臂迴旋掌心向裡上穿, 兩手在胸前交叉, 左手在外, 右手在裡, 兩手內旋下按至腹前, 自然垂於體側。 治腹脹、腹瀉、食欲不振, 肌肉萎縮、皮膚水腫等脾經疾患。

呬字益肺。

讀(si)兩手從小腹前抬起, 逐漸轉掌心向上, 至兩乳平, 兩臂外旋, 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 指尖對喉, 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 呼氣盡, 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 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 不妨多練練。

吹字強腎。 讀(chuī), 足五趾抓地, 足心空起, 兩臂自體側提起, 向前劃弧並經體前抬至鎖骨平, 兩臂撐圓如抱球, 兩手指尖相對。 身體下蹲, 兩臂隨之下落, 呼氣盡時兩手落於膝蓋上部。 呼氣盡, 隨吸氣之勢慢慢站起, 兩臂自然下落垂於身體兩側。 治腰膝酸軟, 盜汗遺精、陽痿、早洩、子宮虛寒等腎經疾患。

嘻字理三焦。 讀(xī)。 兩手自體側抬起如捧物狀, 過腹至兩乳平, 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 並向頭部托舉, 兩手心轉向上, 指尖相對。 吸氣時五指分開,

由頭部循身體兩側緩緩落下。 治由三焦不暢而引起的眩暈、耳鳴、喉痛、胸腹脹悶、小便不利等疾患。

老人晨練除了六字訣外, 還需謹記16字真言。

一直以來, 中醫養生學中有這樣一句諺語:“汗要出透, 水要喝夠, 便要排清, 才能長壽。 ”簡單16個字, 卻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樸實、科學的養生方法進行了概括。

汗要出透。 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 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夠自然出汗的, 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 如果老憋著不出汗, 時間長了, 皮膚就不會呼吸了, 最後就會造成代謝系統紊亂, 並將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到了腎和肝上。 因此, 炎熱的夏季一定要少吹空調, 讓身體自然排汗。 其他季節則應該多增加體育鍛煉,

主動讓身體出汗, 有利於保持人體內的溫度, 散發熱量, 有益身心。 出汗還有被動一說, 是由於心情煩躁或身體不適而形成出汗, 這種出汗方式對人體是不利的。

水要喝夠。 汗液裡98%—99%的成分是水。 汗要出透, 那麼水就一定也要喝夠。 醫學上講, 喝水是生命體通過口腔攝入水以補充自身細胞內水分, 是生命體新陳代謝的重要一環, 也是補充生命體微量元素的方式之一。 每天至少保證2.5升水的攝入, 而且多喝溫水, 少喝涼水。

便要排清。 如果長期不排便, 或排不乾淨, 會帶來痔瘡, 嚴重者會形成腹疝並使皮膚粗糙、色素沉著。 平時要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比如每天清晨, 都堅持排清宿便。 平常多鍛煉、多吃果蔬、多喝水, 保證排便通暢。

達到這三個簡單要求, 自然身體健康, 長此以往, 就為長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