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青年猝死頻發胸悶別忽視

這個酷夏有些冷, 兩個如花般的女孩相繼猝然離世。 一個是浙江電臺音樂女主播、25歲的郭夢秋突發心臟病不幸離世;一個是淘寶女店主、24歲的杭州美女“艾珺Aj”, 她一覺睡下, 卻再也沒有醒來。 這兩個年輕美麗的女孩身體健康, 事先似乎並沒有發病徵兆, 她們的突然離開, 讓親友痛徹心扉。

心源性的猝死不僅好發於老年人, 如今也開始“盯”上了年輕人, 受快節奏工作、壓力過大、頻繁應酬, 不合理飲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中青年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的病例逐年增多。 醫生提醒, 心肌梗死和暴發性心肌炎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見疾病,

雖說是猝死, 其實之前一定是有蛛絲馬跡, 年輕人別把不舒服不當回事, 及時就醫結局可能完全不同。

1.年輕人更易患病毒性心肌炎

據報導, 郭夢秋的朋友回憶, 她平時身體很好, 一個月前, 她偶爾感到胸悶、心跳急促。 雖然當時家人曾建議她前往醫院看病, 但因為工作繁忙, 也仗著自己年輕, 夢秋並沒有在意。 一個星期前, 郭夢秋又患上了感冒, 想著感冒只是小毛病, 她就口服了些感冒藥應付過去了。 7月31日那晚, 女孩晚上剛剛健身完回到家, 一走進家門便昏倒在地, 沒了心跳呼吸。 醫生的分析她是因為感冒後運動導致暴發性心肌炎猝死。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周滔副介紹說,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老人和兒童免疫力差, 患感冒後更易發展為心肌炎。 其實恰恰相反, 20歲左右的年輕人較老人更易中招。 部分病毒和病毒的代謝物會對心肌細胞造成損害外, 這些病毒進入體內後還會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回應。 這種免疫保護是把“雙刃劍”, 它在殺滅病毒的同時, 也會因為免疫變態反應及其免疫產物誤傷了正常的人體細胞和組織, 引發心肌炎。 年輕人免疫力強, 這種免疫反應會更猛烈, 感冒後出現心肌炎的概率反而會更大。

周滔副提醒年輕人, 別把感冒當小病, 如果感冒症狀持續兩周以上, 並伴隨出現心悸、氣短、胸悶等症狀時, 一定要警惕並及時就診。 要預防心肌炎, 感冒後要立即休息, 不要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

可吃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藥, 如板藍根, 多吃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2.胸悶痛心慌或是心梗先兆

除心肌炎外, 心肌梗死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一個常見的病因。 周滔介紹, 雖說是“猝死”, 其實之前一定是有蛛絲馬跡, 也就是先兆症狀。 心肌梗死發作時有部分症狀與心肌炎相似, 比如都會出現胸部的不適, 但症狀並不完全相同。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程康林教授介紹, 年輕人心肌梗死的特點, 常無明顯冠心病史, 出現胸悶痛等先兆症狀也多不介意, 一旦胸痛急劇發作, 常有心臟冠狀動脈急性閉塞, 引起大面積心肌缺血壞死, 即使搶救成功, 有時壞死心肌太多,

梗死後心肌形成瘢痕、室壁瘤, 影響著以後工作和生命品質。

“艾珺AJ”連續熬夜後猝死, 令人唏噓的同時, 也有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網店從業者的辛苦與無奈。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歐毛德副主任醫師解釋, 不良的生活方式為疾病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包括吃得多且不合理, 例如應酬多, 常吃“三高”食品, 吸煙、飲酒等;久坐少動, 很多白領出門開車, 進辦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工作壓力大, 生活不規律。 此外, 誘發年輕人發病的主要原因在於平時忽視了身體健康, 自認為身體狀況良好, 多年不參加體檢, 部分患者整日忙於工作, 有的患者小問題沒有引起重視, 疾病出現還諱疾忌醫, 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

部分患者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早已經患上了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他們建議, 年輕的朋友, 尤其事業成功人士, 每年進行一次體檢, 可早期發現高血壓、高血脂和隱性冠心病等。 如果被查出冠心病, 應按醫囑服藥, 身上應常備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 並定期門診隨訪。 當出現胸痛、心慌、呼吸困難、脈搏增快等症狀時千萬別大意, 應及時就診。 高血壓、高脂血症和動脈硬化, 尤其是有上述疾病的家族史者, 更要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提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