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預激綜合征

概述
心房的衝動使整個心室或心室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動, 或心室的衝動使整個心房或心房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動, 稱為預激綜合征。

病因
最常見的預激類型是心室預激伴有房室旁道, 這些旁道由心房肌樣肌束組成, 幾乎可存在於環繞房室環的任何部位。 Wolff-Parkiason-White綜合症。
此外, 還有三種異常的通道。 房室結旁道束, 即James纖維連接心房與房室結下部或希氏束, Lown-Ganong-Levine綜合征即屬此類。 兩種Mahaim纖維, 包括從房室到心室的纖維稱為結室纖維, 和起源於希斯束或束支, 附著於心室肌的纖維稱為分支室纖維, 結室連接時PR間期可能正常或縮短,

而QRS波群為融合波,分支室連接產生正常的PR間期和固定的異常的QRS波群。

症狀
預激本身不引起症狀, 但常導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發作。 發生的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與一般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相似。 發生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時, 心室率可快達每分鐘220-360次, 而導致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檢查
房室旁道順行傳導引起:①PR間期縮短(<0.12秒);②QRS波群升支起始部粗純(delta波)和③QRS波群增寬的典型心電圖改變。 這種圖形代表通過旁道的和通過希斯-浦肯野系統的心室除極的融合, 其變形程度由各系統相應的除極作用決定。
預激綜合征伴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時, 衝動常沿正常傳導系統順行傳導, 經旁道逆傳,

因而表現為QRS波群形態正常。 約有5%的病人顯示相反的圖形, 即通過旁道順行傳導,經希斯-浦肯野系統逆傳, 心室完全由旁道除極, 引起寬闊QRS波群的心動過速。 心房顫動和心房撲動也常見於預激綜合征的病人, 由於旁道沒有象房室結那樣的減慢傳導的特性, 此時心室率可能很快, 甚至引起室顫。
對懷疑預激綜合征的病人, 行電生理檢查的目的在於:①進一步證實診斷;②確定旁道的起源;③證明旁道對心律失常發生的作用;④確定旁道的不應期;和⑤選擇正確的治療措施。

治療
心室預激病人可能無症狀或偶然有快速心律失常而不伴有明顯的症狀。 這些病人不需要電生理檢查或治療。 如病人有頻繁的快速心律失常發作並引起明顯的症狀,

應給予治療。
若心電圖示QRS波正常, P-R間期規則, 心率約200次/分, 應考慮為反復性心動過速, 其治療與一般室上性心動過速相同, 可選用異搏定、心律平, ATP或洋地黃等, 若QRS波群異常而R-R間期顯著不規則, 則應疑及預激合併房顫, 則應選用心律平, 普魯卡因醯胺, 或奎尼丁和心得安合用, 而禁用異搏定, 洋地黃和ATP, 因後三者可縮短旁道不應期而加速旁路傳導, 甚至發生室顫。
對於經常發作室上速, 症狀明顯者, 宜行電生理檢查明確旁道部位後用電消融術, 射頻消融術, 或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