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老年跌倒的癥狀

跌倒就是一種出現的突然的意外摔倒的現象, 在任何的年齡段都是很容易出現的, 特別是在老年人群中是最常見的, 而且女性的患者是比較多的, 一般女性到了老年階段就很少會活動了, 平衡能力會受損, 肌力也會變差就會很容易引起跌倒的現象, 下面我們來看看老年跌倒的癥狀。

老年跌倒應該是很常見的了, 老年人的身體是很脆弱的, 如果在平時一不注意就會很容易出現跌倒的現象, 跌倒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心里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我們來了解一下老年跌倒的癥狀。

癥狀體征

1.軀體損傷 跌倒引起軀體損傷率為10%, 其中重度軟組織損傷占5%, 包括關節積血、脫位、扭傷及血腫;骨折占5%, 主要是肱骨外科頸、橈骨遠端及髖部骨折。 老年人由于骨質疏松、骨脆性增加, 跌倒時容易發生骨折, 而且隨增齡而急劇上升。 據統計, 80~84歲跌倒者髖部骨折發生率是60~64歲的100倍,

而且后果嚴重。 髖部骨折后3個月病死率為20%, 死因常為長期臥床所致的肺部感染等并發癥。 即使渡過難關, 很多病人將終生殘疾。 老年人跌倒總病死率比無跌倒的老年人高5倍, 如跌倒后1h仍不能站起來者, 其病死率還要高1倍。 85歲以上老年人死于跌倒的人數(147/10萬)明顯高于65歲以下者(1.5/10萬)。 統計表明, 跌倒造成的意外損傷是老年人死亡的第6位原因。

2.心理損傷 雖然90%跌倒的老年人并不引起軀體損傷, 但跌倒給老年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 約有50%跌倒者對再次跌倒產生懼怕心理, 因這種恐懼而避免活動者占跌倒的25%。 因此, 對跌倒的恐懼可以造成跌倒-喪失信心-不敢活動-衰弱-更易跌倒的惡性循環, 甚至臥床不起。

因此, 要充分認識這種心理創傷的嚴重后果。

預防護理

對老年人跌倒要有足夠的重視, 應立足于預防。 預防的目的是在于不妨礙老年人日常活動和自主功能的條件下盡量減少跌倒發生的危險性。 由于許多因素與跌倒發生有關, 故預防需從多方面考慮。

1.增加體力鍛煉 增加體力活動對老化速率有何影響, 尚未定論, 但對預防老年人跌倒則有重要作用。 活動多的老年人因跌倒引起的麻煩明顯低于不活動者。 大多數老年人最早改變是舉步高度降低, 常常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跌倒。 部分原因是肢體協調能力呈增齡性減退, 而骨盆運動減少則是重要因素。 行走時, 骨盆必須側向支持體重的那條腿, 才能騰出另一條腿向前行走,

如果腿移動太慢, 則可能發生跌倒。 因此, 增加髖部活動和做平衡體操有助于防止跌倒。 一位比較健康的老年人可能會不知不覺地陷入跌倒-喪失信心-減少活動-再次跌倒的惡性循環。 預防這種危險的最好辦法是堅持體力鍛煉和精神鼓勵。 平衡體操做法如下。 每節體操重復做10次。

(1)第一節, ①先用一條腿站立, 然后用另一條腿站立, 可用手指支撐;②重復上述體操, 每條腿站立時間為從1數至10;③重復上述體操, 每條腿站立時間為從1數至20。

(2)第二節, ①坐在餐椅上, 向左轉然后向右轉;②重復上述體操, 手臂外展;③用右手碰到左足, 然后用左手碰到右足。

(3)第三節, 坐著從地上拾物體舉起, 然后放回到地面。

(4)第四節, ①站著從桌上慢慢地拿起物體,

放在椅子上, 然后再放回到桌子上;②重復上述體操, 但是這一次是把物體慢慢地放到地面上。

2.保持精神活動:社交活動多的老年人跌倒發生率明顯低于社會活動少的老年人, 提示保持旺盛的精神活動可預防跌倒的發生。 癡呆和抑郁癥患者因注意力不集中, 糾正不平衡的能力降低, 以及對環境產生危險感等原因, 往往容易發生跌倒。 動員患者參加保健班和做體操等活動, 通過這些新型活動的刺激, 能提高患者的注意力, 有助于預防跌倒。

老年跌倒的癥狀大家應該去多了解了解, 老年人出現了跌倒的現象家人要能夠及時的去給他們治療, 在心里上也要給患者很大的安慰, 一般到了老年階段心里都是很脆弱的,

如果出現了跌倒的現象, 身體和心里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家人要盡到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