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院長教你防卒中:身體的一些變化預示腦出血

受訪專家:姜衛劍, 火箭軍總醫院副院長, 全軍腦卒中醫療救治研究中心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市神經介入帶頭人, 中華放射學會介入分會副主任委員

最近, 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卒中協會共同發佈了無症狀腦血管病患者卒中預防的科學聲明。 據美國卒中學會統計資料顯示, 近年來無症狀腦血管病引發的卒中病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這類患者平時大多無任何症狀, 一旦發生卒中卻危及生命。 而無症狀腦血管病的發生和身體的一些變化密切相關。

血管硬化阻礙腦血管血流

王老先生, 平時身體一直非常硬朗, 但一天早上, 他像往常一樣起來上廁所, 卻突然倒在了衛生間裡, 右側肢體完全癱瘓, 說話含糊不清, 老伴兒趕緊撥打急救電話將他送往火箭軍總醫院, 被診斷為急性腦出血。

姜衛劍副院長:急性腦出血必須立即手術。 這位患者突然發生腦出血的原因主要和血管硬化有關係, 這也是腦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到了一定年齡血管都會硬化, 血管硬化就像人老了要長白頭髮, 不過硬化的程度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會有不同。

如果血管彈性保持的不好, 腦血管出現狹窄和粥樣硬化, 腦血管血流則無法正常流通, 從而引發間歇性中風, 常伴有一側肢體癱瘓、言語不利、嘴歪眼斜等症狀。

出現這種情況時, 家人必須立馬撥打120或者999急救電話, 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往具備腦卒中救治通道的醫院。

輕微不正常是發病前預警

60歲退休職工田先生像往常一樣早起晨練, 可就在上完廁所準備起身時, 意外發生了, 原本強健的田老倒在了地上, 不省人事。 妻子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田老被送到了火箭軍總醫院, 確診為急性腦卒中。 事後他妻子回憶, “老伴當時是連續打著嗝去的衛生間, 我還琢磨他那個嗝有點不正常, 沒多久就聽見衛生間‘咣當’聲, 我過去一看, 他已經沒意識了。 ”

姜衛劍副院長:這位屬於缺血性腦卒中的病人, 這類病人雖然在不發生中風的時候無明顯症狀, 但還是有一些輕微的容易忽視的“不正常”。 比如突然流口水、間歇性失憶、連續打嗝、吞咽障礙、認知功能減退、偶爾出現手指發麻發木和短暫黑蒙,

感覺天旋地轉的, 舌頭位置不正, 右手伸直點鼻尖不順利、突然變得嗜睡等等。

出現這些問題時, 儘量到醫院做腦血管病篩查的相關檢查, 確保無症狀腦血管引發急性卒中的風險。

腦血管壁變薄引發腦血管瘤

46歲的曹大哥參加單位行政例會時, 說話突然變得困難了, 口齒不清, 語言表達困難, 同時, 右邊的手腳動彈不了。 不過兩分鐘, 人突然就昏倒在會場了。 現場的同事立即把他送進了火箭軍總醫院。 通過影像分析發現, 曹大哥的大腦左側出現大量出血。

姜衛劍副院長:這位腦出血的病人主要是因為腦血管瘤破裂。 人體腦血管都有一定的“壽命”,

根據人體差異和不良生活習慣, 比如吸煙、嗜酒、熬夜、不科學飲食等, 導致腦血管壁變薄鼓出包塊, 這類血管包塊稱為腦動脈瘤, 當血壓增高、血流速度過快時, 腦動脈瘤破裂, 從而引發腦出血。 患者發病時, 建議讓患者保持發病時的姿勢, 切勿移動患者, 並在第一時間撥打120或者999急救電話, 送往具有腦卒中急救資質的醫院接受治療。

腦出血的前期症狀根據人體差異也不盡相同, 但前期都會有一些輕微的“信號”和徵兆, 比如前面提到的“腦中風”前兆, 並且伴有經常性劇烈頭痛症狀, 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必須格外注意, 建議定期到醫院進行腦血管病篩查。 (健康時報駐火箭軍總醫院特約記者 肖小飛)

相關連結

防:記住一個“十字口訣”

健康時報駐火箭軍總醫院特約記者 肖小飛

火箭軍總醫院副院長姜衛劍教授提出了一個預防腦卒中的“十字口訣”:一動二不三餐四調八眠。

不妨記一記, 讓腦卒中離我們再遠一些。

一動:每天要運動一次, 每次時間半小時, 每次的運動量以每分鐘心跳數增加10次為好。

二不:不吸煙、不酗酒, 少量飲酒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例如白酒每天半兩到一兩為宜。

三餐:一日三餐最好頓頓都有蔬菜和水果。

四調:從內到外的調整, 要先調整心情, 讓排便順暢, 其次是要調整好工作壓力和強度。

八眠:每天要確保8個小時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