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胎動”實為嬰兒大腦在建立對自己身體的意識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12月2日報道, 英國《科學報告》雜志刊登的最新研究表明, 嬰兒在子宮里的“胎動”, 可能是他們正在建立對自己身體的意識。

研究報告的作者、倫敦大學學院的洛倫佐·法布里齊(Lorenzo Fabrizi)說: “在發育早期, 自發的運動和對環境給予的相應反饋, 是諸如大鼠這樣的動物產生大腦映射的必要條件。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 這一理論可能對人類也適用。 ”

研究團隊觀測了19名平均月齡只有里兩天的新生兒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的腦電波, 部分嬰兒是早產兒。 研究發現新生兒肢體運動和大腦活動之間存在一定聯系。

例如, 新生兒右手的移動, 會立即引起大腦左側相應部位做出反應。 研究人員說, 在嬰兒(尤其是早產兒)還未出生時, 這種“快速腦電波”最為明顯, 而等到嬰兒出生幾周后, 與運動有關的“快速腦電波”就會停止。

研究還表明, 在妊娠晚期, 胎兒的運動有助于其大腦感覺輸入處理區域的發育, 即幫助嬰兒的大腦建立對自己身體的意識。 因此, 研究人員表示, 醫院可以據此為早產兒選擇合適的護理方式, 例如, 用襁褓仿造出羊水中的“束縛感”, 為嬰兒提供適當的感官刺激, 但是也要注意盡量減少醫療干擾, 保證嬰兒的睡眠質量。

[責編: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