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關於斷腸草有哪些毒性

相傳斷腸草正是毒死神農氏之物

據說, 神農嘗百草的時候, 嘗的正是斷腸草。

據文獻記載, 當年神農嘗百草, 就是因為誤嘗斷腸草而死。 其實, 此斷腸草又名鉤吻, 還稱胡蔓藤、大茶藥、山砒霜、爛腸草等。 它全身有毒, 尤其根、葉毒性最大。 此斷腸草主要分佈在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省份, 它喜歡生長在向陽的地方。

人常常將鉤吻誤認為金銀花而誤食。 其實, 金銀花黃白相間, 而且花比鉤吻花要長得多。 “如果在這些地方看到類似的植物就一定要注意了, 以防誤食, 因為誤食鉤吻而中毒的案例已經不在少數。

楊過用它解了情花毒

《神雕俠侶》中, 楊過因為中了情花毒而痛不欲生, 幸虧情花園邊的斷腸草救了他。 先不說小說中描寫的斷腸草是否是鉤吻, 就看他以毒攻毒就已經夠神了。

很早以前, 斷腸草就已經被人們認識並應用。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斷腸草”人誤食其葉者死。 李時珍所說的“斷腸草”就是“鉤吻”。

“鉤吻”毒素的作用機理主要表現在抗炎症、鎮痛等方面, “鉤吻”毒素有顯著的鎮痛作用和加強催眠的作用。 目前, “鉤吻”的藥用價值已在我國許多領域廣泛應用。 “鉤吻”的成分用於治療頑癬、瘡腫毒、疥癬都一定療效。

“斷腸草”非專指一種藥, 雷公藤也是斷腸草

在傳統的中醫藥裡面, 有很多異物同名的現象存在。

在古代, 人們往往把服用以後能對人體產生胃腸道強烈毒副反應的草藥都叫做斷腸草, 據有資料可以查到的, ‘斷腸草’至少是10個以上中藥材或植物的名稱, 而非專指某一種藥。

在中醫臨床上比較常用的雷公藤, 其別名也叫斷腸草, 但是它與鉤吻沒有任何的聯繫, 在植物分類上不是同一科屬。

雷公藤原植物屬於衛矛科, 其毒性是比較大的, 如誤服雷公藤嫩芽、葉、莖等也都會中毒。 其表現也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還會導致對消化道、心血管、神經系統及泌尿系統的直接損傷。

此外, 人們所熟知的中藥, 毛茛科的烏頭、瑞香科狼毒、大戟科的大戟等, 在古代都因其具有明顯的毒性而有“斷腸草”的名稱, 其原植物或生藥材若不加以嚴格的科學炮製,

而直接內服的話, 也都有可能導致人的生命危險。

延伸閱讀

斷腸草由來

神農氏從小就聰明過人, 經常幫助周圍的人解決一些難題。 相傳神農有著一副透明的肚腸, 能清楚地看見自己吃到腹中的東西, 當他看到百姓因疾病而無藥醫治的時候, 他的心裡非常著急。 為了尋找能解除群眾疾病苦痛的藥材, 他常年奔走在山林原野間, 遍嘗百草, 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

神農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說法也因此而廣為流傳, 那一天神農看到一些翠綠的葉子而且有淡淡的飄香, 於是摘下一片服下。 可是意想不到的是, 這片葉子通過他的腹內竟然將胃腸搽洗得特別清爽, 於是神農就將這種葉子常常帶在身邊以便解毒之用。

自那以後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 神農就立即吞些這種葉子, 神農嘗試了很多有毒的植物, 都能化險為夷。 直到有一次, 神農在一個向陽的地方發現了一種葉片相對而生的藤, 這種藤上開著淡黃色的小花, 於是神農就摘了片葉子放進嘴裡咽下。 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很快發作, 出現了一些不適之感。 神農剛要吞下那種解毒的葉子, 卻看見自己的腸子已經斷成一截一截的了, 不多久, 這位嘗近無數草藥的神農, 就這樣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因此這種植物也人們被稱為斷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