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科學用油有利健康

最近, 隨著人們對“1:1:1”食用植物調和油的爭議見諸報端, “吃什麼油好”再次成為百姓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 那麼, 究竟吃什麼油好?還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脂肪能為人體提供許多必需的營養物質, 但若不講究科學, 又會給人體帶來危害。 因此, 科學吃油對每個家庭來說, 都是無法回避的一個實際問題。

油的分類和生理功能

油類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 一方面, 植物油富含人體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及a亞麻酸, 不含膽固醇;而動物油所含的人體必需脂肪酸很少, 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卻比較高。

但同時, 動物油中富含維生素A、D, 植物油富含維生素E, 這些營養物質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 研究表明, 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血脂升高, 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清膽固醇。 在不飽和脂肪酸中,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化學性質活潑, 在體內容易被氧化, 因此可能易誘發某些癌症;而單不飽和脂肪酸會對人體健康帶來更多的益處。

選什麼油更好

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三者的攝入比例最好是1:1:10, 由於不同的油脂各有特點, 因此, 人們最好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選用。 對中老年人來說, 選用植物油, 尤其是選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飽和脂肪酸含量低的植物油更為適宜。 更好的選擇是現在新研發的膳食配方油,

它是根據不同菜使用不同油的理念, 堅持一蓋一菜精准擁油, 將家庭用油進行科學劃分, 完美解決了現代家庭用油的多種問題。

吃油還應注意什麼

1.不吃經過氫化處理的油。 隨著工業化程度的提高, 這類油脂, 例如人造奶油、氫化食用油、乳酪等越來越普遍。 植物油經過氫化處理後, 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就會變成飽和脂肪酸。 雖然這類脂肪並未酸敗, 但它只能供應熱量, 沒有其他營養價值。 因此, 人們最好選擇以傳統壓榨方式生產的植物油。

2.不吃酸敗(哈喇)的油。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 自己從未吃過酸敗的油。 但是如果仔細想一想,

你就會記起, 自己曾滿不在乎地吃過各種放置時間過久的火腿、香腸、熏肉、奶油、罐頭和包裝好的餃子、包子、點心、炒麵、土豆片、加鹽的堅果等。

其中所含的油脂已經屬於酸敗的油了。 很多街頭現做現賣的油炸食品, 也有使用酸敗油脂的危險。 吃酸敗的油脂能使體內維生素遭受嚴重損失, 因此應當儘量避免吃酸敗的油。

3.不吃或少吃豬、牛、羊油。

4.不吃或少吃含椰子油或棕桐油的食物。

5.控制油脂的攝入總量。 雖然脂肪的主要來源是烹調用油, 但食物本身, 如乳酪、蛋黃、熏肉、堅果、花生醬、瘦肉、魚類及雞鴨等也含有油脂。 為了防止油脂攝入超量, 人們應當注意適當減少油脂的攝入量。

常見油脂的脂肪酸構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