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腰椎旋轉復位法

腰椎旋轉復位的方法現在也是比較常見, 大部分都是適用于一些腰椎病變, 或者是腰椎畸形的人們之中, 但是必須要對自己的身體做個評估后再去采取這些方法治療,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復位的方式來治療, 避免受傷的情況發生, 而且在復位以后還要多注意運動鍛煉, 使得組織恢復原本功能性。

觸按檢查方法

1.術者以兩手拇指指腹橈側(或只以一手拇指亦可)呈“八”字形分布, 沿患者脊柱縱軸由上至下, 左右分撥按摸, 以了解椎旁筋肉(棘上韌帶)有無變厚、攣縮、鈍厚及條索樣剝離等病變情況。

2.用拇指觸按患者脊椎棘突, 觀察其是否偏歪。 在正常情況下, 棘突側緣連線應與脊柱中心線平行, 各脊椎棘突上下角的連線和各棘突上下角尖的連線應與脊拄中心線重疊。 棘突偏歪時, 患椎棘突上下角連線偏離脊柱中心線, 患椎棘突上下角尖與其上下棘突的角尖連線同中心線呈相交斜線, 棘突側緣向外成角;患椎棘旁有明顯的壓痛。 在觸按過程中, 可一手觸按脊椎, 另一手扶持其軀體, 使患者身體前屈后仰, 左右旋轉, 以反復比較。

復位手法

術者以左(右)手拇指頂住患椎偏歪的棘突, 用力向對側推按, 以撥正偏歪棘突;右(左)手扶持患者軀體, 使脊柱逐漸屈曲, 并在向棘突偏歪一側側彎的情況下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

兩手協同動作, 推按一手先捺定頂住患椎棘突, 在旋轉的最后幾度用力推按, 偏歪棘突復位時指可下捫及彈跳感。 此外, 在施行復位手法前后, 還應根據患椎筋肉傷損及病變情況, 分別采用分筋疏理、拿點摩揉等手法以舒筋活血。

在應用本療法時, 術者應先用手指觸按患者脊椎, 檢查各相關椎體棘突位置是否正常, 患椎棘旁有無壓痛, 其椎旁筋肉是否變厚、攣縮、剝離等, 然后采用相應的整復手法進行治療。 主要有以下適應癥:

1.損傷退變性脊柱疾病 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腰扭傷、腰椎滑脫癥、腰椎管狹窄癥;

2.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頭暈、高血壓、心律失常、肩頸疼痛、手臂麻痛有立竿見影之效;

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痙攣、腦外傷后遺癥等疑難雜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