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種“癌症”竟然和天氣有關 醫生說入秋後明顯高發

揚子晚報網9月21日訊(通訊員 孫茜 記者 胡林)癌症讓人談之色變, 人們總是希望盡一切可能遠離它。 但有種“癌症”很特別, 竟然和天氣密切相關。 每當入秋以後, 天氣逐漸轉涼, 晝夜溫差變大, 不少人就飽受關節腫痛、僵硬的折磨, 更有甚者因為病情得不到控制, 結果出現骨質損害, 進而發展為關節變形, 最終失去功能導致殘廢。 它就是類風濕關節炎, 又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江蘇省中醫院風濕科副主任中醫師郭峰介紹說, 類風濕關節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 一到颳風下雨, 天氣轉冷, 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朋友們就像是一個人肉天氣預報,

用他們的疼痛幫我們預報著即將到來的天氣變化。 那麼類風濕性關節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類風濕關節炎是風濕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以全身多個關節出現慢性、非化膿性炎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 類風濕通常侵犯手指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肘、肩、顳頜關節、以及足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 一般是雙側, 對稱的。 症狀主要為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困難及發僵, 疾病晚期症狀則為關節畸形和強直, 或導致終身殘疾。 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約0.32%-0.36%, 2014年末保守估計患病人數大約近500萬, 是造成我國人群喪失勞動力和致殘的主要病因之一。

類風濕關節炎的危害

類風濕可以讓關節腫痛使運動受限,

關節附近的肌肉可發生僵硬和萎縮, 逐漸進展形成關節的強直和畸形, 可致關節活動度受到明顯限制, 甚至關節功能喪失, 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降低了生活品質, 同時也給患者的家屬帶來諸多的不便和負擔。

另外, 類風濕關節炎還可能併發乾燥綜合征, 例如併發口幹眼幹, 牙齒脫落, 眼睛發紅, 影響視力等;還可引起心包積液、心包炎;肺間質改變、腎損害等等。

四類人群易患類風濕關節炎

1、有家族史

家族中有人患類風濕關節炎者, 其後代患病的幾率較普通人大。

2、有感染

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 如A族鏈球菌、EB病毒也可致病。

3、有環境和生活習慣誘發因素

寒冷、潮濕、疲勞、營養不良、創傷、吸煙、精神因素等都可誘發此病的發生。

4、重女輕男

女性患者明顯多於男性, 可能與女性體內性激素水準有關。

如何判斷是否患上類風濕

1、 早晨起床後, 用手握拳, 手指關節發生僵硬, 或其它關節發生僵硬, 叫“晨僵”, 每次晨僵1小時以上, 持續6周以上

2、 出現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腫脹, 持續至少6周

3、膝關節、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脹6周或6周以上

4、 對稱性關節腫脹發炎, 持續至少6周

5、 出現類風濕結節(關節附近有小疙瘩)

6、手的X線照相具有典型的類風濕關節改變者(包括骨侵蝕和骨質疏鬆)

7、類風濕因數陽性

以上7項, 如有4項符合, 則可以診斷類風濕關節炎。 2010年美國和歐洲有了新的分類標準, 可以幫助判斷早期類風濕。 郭峰說, 總而言之, 當出現乏力、全身不適、低熱、體重下降、食欲下降、偶有肌肉酸痛等症狀要當心了,

這些都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的前兆。

郭峰也建議, 診斷該病應當由專業的風濕科醫師結合檢驗檢查和臨床特點分析後得出。 生化檢查項目有血沉、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數、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角蛋白抗體、抗核周因數、免疫球蛋白等。 物理檢查有X線攝片、CT、核磁共振等。

為何要重視早期治療

類風濕進展速度因人而異, 但大部分都十分迅速, 初期可能只是關節滑膜的發炎反應, 一旦錯過了治療先機, 最終將導致關節變形及僵直, 且無法恢復。

第1年:開始對工作產生影響, 相關醫療支出不高

第2-5年:時常無法工作, 開始有持續的醫療支出

第5年以後:關節病變嚴重,

根本無法工作, 需要龐大的醫療支出, 發生心血管病變比例較高

一旦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 就有必要進行科學正規且積極有效的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雖不能完全治癒, 但可以通過治療緩解病情。 採取早期、正規的治療, 一定程度上能延緩甚至阻止關節破壞、畸形。 服藥期間應注意監測藥物的副作用。 治療中也可以採用中醫中藥外治促進症狀的改善。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項

1、飲食

現代研究尚無明確飲食禁忌的證據, 宜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

中醫認為, 飲食調理當以健脾補腎、補氣養血、活血通絡為主。

急性期:辨證, 分寒熱虛實。

濕熱為主:應食具有健脾利濕、清熱疏利功能的食物, 忌食辛辣。 可多吃絲瓜、綠豆、冬瓜、西瓜、豆腐、扁豆、山藥等。

風寒濕為主:飲食宜溫熱, 忌生冷, 可多用椒、薑等溫熱性調料, 以助熱散寒。

緩解期:適當進補, 可用骨頭湯, 黨參、黃芪燉瘦肉, 甲魚和西洋參, 並增加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蝦等。

2、戒煙

吸煙是造成類風濕病發生及病情加重的獨立危險因素。 有研究表明, 煙草能夠誘導關節滑膜中的炎症物質。 吸煙還影響藥物治療效果, 表現為對抗風濕藥物的反應差、療效減退, 故此類患者需戒煙。

3、關節護理

(1)保持關節功能位

可使用矯形支架和夾板, 維持肘、腕呈伸展位;足底置護足板以防足下垂。

(2)保暖

對晨僵肢體戴手套保暖, 起床後用熱水浸泡或洗溫水浴, 以減輕晨僵程度和儘快緩解症狀

(3)物理治療

關節局部熱敷、按摩、熱水浴、溫泉浴、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 以增加局部血液迴圈,使肌肉鬆弛,減輕疼痛,消除關節僵硬。

4、堅持運動

鍛煉的方式因人而異,但應以活動關節為主,活動量以不覺疲勞和不增加疼痛為准,鍛煉時間以下午三四點為宜。編輯:喬金玲

以增加局部血液迴圈,使肌肉鬆弛,減輕疼痛,消除關節僵硬。

4、堅持運動

鍛煉的方式因人而異,但應以活動關節為主,活動量以不覺疲勞和不增加疼痛為准,鍛煉時間以下午三四點為宜。編輯:喬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