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低價蜂膠黑幕:楊樹芽熬成蜂膠

近期, 央視《每週品質報告》對蜂產品行業普遍存在的“以果糖冒充蜂蜜”、“以樹膠摻假蜂膠”的亂象進行了深度調查報導。 報導讓蜂農曾毅們拍手稱快, 也掀開了低價蜂產品市場的冰山一角。

“事實上, 蜂產品的重災區不在蜂蜜和蜂膠, 而在蜂王漿。 在一些地市縣, 農村流通的蜂王漿多半是被抽去王漿酸的‘王漿渣’, 是有名無實的王漿。 ”國內某知名品牌蜂產品企業負責人王城(化名)向記者爆料。

近期, 記者歷時一個星期, 通過對資深蜂農、養蜂合作社、批發商、廠家的走訪, 欲揭開低價蜂產品造假黑幕。

“王漿渣”當王漿賣

曾毅, 常德市人, 是一位從業20餘年的老蜂農, 舉家以養蜂為生。 “目前一共有150箱蜂, 掛靠在常德市某養蜂合作社。 ”曾毅介紹自己的生活軌跡, 頗像遊牧民族, 每年2月份和合作社的同行, 開始漫長的“追花之旅”, 從雲南, 到四川重慶, 再到陝西甘肅, 到青海新疆, 年底回常德, 春節後周而復始。

“一隻工蜂一生的壽命往往只有70天左右, 而一隻蜂王因為吃了蜂王漿後壽命可到4年。 ”這是蜂產品業務推銷員銷售蜂王漿時的一句口頭禪。 此言不虛, 權威資料顯示正宗蜂王漿同時具有輔助降低血糖、抗氧化、降低血脂、控制血管擴張、降低血壓、預防癌症等功效, 蜂王漿的用途可見一斑。

曾毅稱, 蜂王漿是蜂農除蜂蜜之外的另一主要收入,

早在自己開始養蜂的上世紀80年代末, 蜂王漿的統一收購價格就達到過近400元/公斤, “每次送完王漿, 數著一大疊票子, 美滋滋的。 ”

而讓曾毅驚訝的是, 前些日子有朋友電話質問, “老朋友, 你生產的蜂王漿比市場上的還貴50元一斤。 ”曾當即表示朋友可能是買了假貨, 而當朋友拿蜂王漿給曾辨認, 曾無言以對, “無論顏色還是口感, 與自己出產的蜂王漿無明顯異常。 ”曾毅陷入了思考, “批發商和廠家來合作社收購價格也到100多元一斤了, 市場銷售怎麼可能只要55元一斤?”

蜂王漿按照季節劃分為春漿、夏漿和秋漿, 其中秋漿以油菜漿為主, 夏漿以洋槐、荊條漿為主, 秋漿東北的椴樹漿為主。 蜂王漿所有功效主要集中在一種叫王漿酸的成分上,

按季節不同, 王漿裡王漿酸含量春、夏、秋依次遞減。

在此基礎上, 市場上就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現象, “用夏秋漿充當春漿賣。 ”王城表示, 這樣一個簡單的替換, 價格差就將近百元每斤。 而一般消費者對各季蜂王漿單憑顏色和口感根本無法辨別。

有資料顯示, 近年來, 我國蜂王漿酸出口比率占全國總產量的60%-70%。 這一資料從側面反映, 國內目前生產出來的蜂王漿被大量提取王漿酸。

“王漿的核心成分被提煉後仍在當成王漿銷售, 這是目前蜂產品行業裡最大的黑幕, 卻也是被媒體忽視的角落。 ”王城稱, 被抽取王漿酸後的蜂王漿, 在業界稱為王漿渣。

“楊樹芽熬制‘蜂膠’十年了”

“如果你在市面上看到30元/瓶90粒裝的蜂膠軟膠囊,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 那是假的。 ”某知名蜂產品企業負責人王城告誡消費者。

業內人士介紹, 蜂膠是蜜蜂從植物芽孢或樹幹上採集的樹脂, 混入自身分泌物形成的一種膠狀物質, 被公認為具有調節血脂、血壓、血糖等保健功能。 蜂膠產量稀少, 一個五六萬隻蜜蜂組成的蜂群一年只能產100多克蜂膠, 所以蜂膠又被譽為“紫色黃金”。

據中國蜂產品協會公佈的數字顯示, 我國蜂膠每年產量約300噸。 然而據業內人士透露, 我國蜂膠每年的實際銷量卻將近1000噸。

有研究者發現, 用楊樹芽熬制, 可以得到與蜂膠相似成分, 自此造假便一發不可收拾, 市場上短時間內充斥著名為蜂膠實為樹膠的各類製品, 且價格昂貴。

為弄清冒充天然蜂膠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央視記者探訪了蜂膠的生產廠家河南宇楓苑蜂業有限公司。 在該廠, 央視記者見到車間兩口大鍋裡正在熬制的一種黑色的膠狀液體。 廠家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種膠正是用來充作蜂膠的東西, 當地其他廠家也在使用。 隨後, 央視記者對蜂源、維康、長興等幾家規模較大的蜂產品公司進行了調查, 發現事實的確如此。

報導稱, 這些工廠生產的所謂“提純蜂膠”, 其中90%是“樹膠”。 浸泡好的“樹膠”液體, 經過過濾、沉澱、提純等多道工序, 被加工成一種黑色的膠狀固體, 然後經過簡單包裝便可出售。

業內人士表示, “樹膠”其實就是一種使用楊樹芽為原料, 經過擠壓、去皮、熬幹、粉碎等工序, 人工提取加工而成的樹脂膠狀物,

在使用“樹膠”加工所謂“提純蜂膠”時, 還添加一些黃色粉末槲皮素和蘆丁, 它們是人工提取的黃酮類物質, 能提高蜂膠中的總黃酮含量。

“楊樹芽熬制‘蜂膠’10年了”有蜂膠加工企業負責人稱, 這種做法已經成為潛規則, 在行業內流行整整1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