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週末講壇】院士告訴你:醫生為什麼要做科研?

平時說起科研, 一些醫生朋友難免有一些這樣的聲音:“為什麼要做科研?就是為了發表文章。 為什麼要發文章?就是為了要晉升。

”或是“:每天要面對這麼多病人, 既要看病又要手術, 如果還要花時間去做科研, 是一種額外的負擔。 ”然而, 在我國內分泌代謝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甯光看來, 科研與臨床是本質統一的, 不一定只有在實驗室裡進行的才是科研, 科研浸潤在臨床中的每一個環節, 是每一個優秀醫生成長飛翔的“翅膀”。

寧 光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現為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內分泌代謝病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所長。 兼任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現任會長、《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總編輯、Journal of Diabetes共同主編,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Journal of Molecular Endocrinology 副主編、Nature Re-view of Endocrinology顧問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內分泌代謝病臨床與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內分泌腫瘤及糖尿病, 近年在Science、JAMA等SCI收錄雜誌發表論文300餘篇, 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排名第一, 1項排名第二)。

只有充分的積累, 才能練就火眼金睛

“一系列探索未知的過程, 科研和看病融會貫通的過程, 在我看來就是醫學最大的魅力之一。 ”

我們經常自問, 什麼是科研, 其實科研就是在遇到疑問或不解時, 試圖找到答案或解決問題的方案。 從這個意義上說, 在我們行醫的過程中, 作為醫生, 我們就是在為患者尋求最好的診治方案。 這不僅是一個看護患者的過程, 同時也是一個醫學研究的過程。 因此, 科研應該就在我們每天的醫療過程中, 就在我們身邊。 所以說做一個有心人, 在醫療看護過程中同時用心發現或發明新的診治方法, 或者用心總結成功的經驗並分享, 這就是最好的科研。

從我所從事的領域來說, 提到內分泌代謝疾病, 許多人會想到糖尿病、甲狀腺病等常見病。

其實內分泌代謝疾病還包括許多不為人知或十分罕見的腺體性疾病及內分泌腫瘤, 這些病很難診斷, 有些患者甚至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麼病, 更談不上治療。 很多患者輾轉多家醫院最終找到我們時說, “找到你們我就放心了”。 這句話, 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很重的責任和壓力, 促使我們想方設法幫他們查清楚病因並進行治療。 在這個過程中, 就要探索一些新的方法, 研究一些新的技術, 這一系列探索未知的過程, 科研和看病融會貫通的過程, 在我看來就是醫學最大的魅力之一。

人們心目中對好醫生有很多期許。 我想, 一名優秀醫生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和深厚的知識儲備。 因為你所面對的每一位病人都是不一樣的,

很多時候醫生治不好病, 是因為把每個病人的病都看成一樣的。 一名優秀的醫生不會滿足于處理好簡單的病症, 他既要掌握疾病的共性, 既進行規範化治療, 也決不能忽視個體化的差異。 即使是我們最常見的糖尿病或者外科最常見的闌尾炎, 100 個病人就可能有 100 種情況。

我曾向年輕人推薦過一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寫的書《Thinking Fast and Slow》, 書名翻譯過來就是《思考, 快與慢》。 書中說:面對問題, 很快就能做出反應或不用思考就反應, 往往是出於人的本能。 而知識和經驗的積累, 就會將正確的判斷變成習慣或本能, 減少思考的時間, 提高反應的速度。 一名優秀的醫生, 就是要把別人想得慢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本能反應出來的經驗, 而這種本能就來源於深厚的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 只有充分的積累, 才能練就火眼金睛。 為什麼有時候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問題, 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因為一個看似常見的症狀, 在有經驗的醫生看來, 它背後可能蘊藏著罕見的病因。這也是為什麼病人都想找有經驗的醫生看病的原因。不得不說,並非經歷即為經驗,也非書本即為知識,必須將經歷和讀書再經過思考,經過提煉,昇華為規律,才能成為經驗,才可以如同一位優秀的醫生那樣做出說不清道不明,但確實正確的本能反應。有人認為,現在知識儲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有手機,有百度,隨時可以搜索,遇到不懂不知的事情搜索一下就可以了。然而我們必須清楚,沒有儲備,腦子會變得越來越空白,醫者的本能就沒有了。醫生為什麼要做科研?為什麼要不斷積累經驗?為什麼永遠要學習?原因就在於此。

巨大醫學進步背後蘊含著科研的力量

診治許多病人,每天做很多手術,臨床經驗極其豐富;理論功底扎實,授課訪學,帶領大家共同成長……這並不是“好醫生”的全部。

也許有人會說,好醫生就是每天診治許多病人,做很多手術,臨床經驗極其豐富;或者,理論功底扎實,授課訪學,帶領大家共同成長……但是,僅有這些,那他們與一名真正的好醫生之間還存在差距。

這種差距往往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不勤於思考,滿足於機械性的看病開刀,或懶於跟蹤醫學進展和學科發展的方向,不習慣於學習新的方法、新的術式,而是滿足於陳舊的知識和方法,不能與時俱進;第二是不善於學習和總結,他們以為做醫生只是單純地看病、手術,卻不會從自己和他人的實踐中總結並吸取經驗,從而進行改進和完善;第三是不理解社會,社會對我們醫務人員有許多要求,但他們我行我素,不懂得溝通,乃至和社會脫節。

或許有人認為醫學前輩們不做科研,而是單純憑經驗,甚至以醫學是經驗科學為藉口,提出,“為什麼現在要求我們做科研”。內科醫生們都很膜拜張孝騫,以為他的臨床技能特別好,但並不做實驗。我在北京協和醫院的院史館就看到這樣一張照片,是上世紀30年代張孝騫做實驗的場景。照片中,他正在親自做酮體測定的實驗以便診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當時他用的設備非常簡陋,但他親自操作,而且又總結了實驗結果,論文發表在著名的 JCI上。可見張孝騫不但臨床技術高超,更是一位有科研思路的研究型醫生。

其實我們瑞金醫院的老前輩鄺安堃、許曼音、陳家倫也很早就開始做科研。1955年美國的Conn確診全球第一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後,瑞金醫院在1957年就診斷並治療了中國第一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這一事件被當做是瑞金醫院內分泌科的開端。因為沒有條件檢測醛固酮,當年碰到那位原醛症病人時,我們的老前輩們一開始是無法診斷該病的,為了明確診斷,他們把病人的血進行處理,然後注射入實驗鼠體內,導致實驗鼠出現了低血鉀症,這就是“代謝籠”的雛形;他們需要做複雜的腹膜部造影來觀察腎上腺,雖然這種造影技術很難,但他們努力做到了;他們和麻醉科醫生共同協商如何及時處理和解決手術中的低血鉀……他們經歷了無數難關,最終才成功地救治了病人。從診斷到治療成功,這一過程用了足足7個月。經過多年來科研到臨床的轉化和發展,如今瑞金內分泌科診治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只需要7 天,這巨大的進步顯示的就是科研的作用和科技的力量。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積累。上面提到的,瑞金醫院之所以能在 1957 年診斷中國第一例原醛,那是因為我們的前輩們在上世紀 5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關注腎上腺皮質。1952 年英文版的《中華醫學雜誌》裡有一篇論文,講述如何用嗜酸細胞顯示出糖皮質激素的高低,作者是吳冠英、王振義、陳家倫、許曼音,還有一篇1951年發表的英文文獻也是這個主題。1951年,王振義院士大學剛畢業,陳家倫、許曼音老師尚未畢業,這樣一群學生就在鄺安堃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中國最早的腎上腺皮質功能的研究。他們與很多教授合作、探討、實驗,最後發現可以用嗜酸細胞的數量來判定腎上腺皮質的功能。這項研究正是6年後他們成功診斷治療中國第一例原醛症的基礎。科學家們做出研究成果的故事似乎都很傳奇,但我們不能忘了他們背後的艱辛和努力。

發表科研文章是一種分享

“身為三甲醫院的醫生,有責任去研究那些基層醫院治療不了的疑難雜症,探索最新的治療技術,並將這些技術發展完善,然後把成果介紹給別人。 ”

1958 年,瑞金醫院成功搶救大面積燒傷病人邱財康後舉世震驚,創立了著名的燒傷補液“瑞金公式”。參與搶救的史濟湘教授是外科系統的醫生,他有這樣一段感悟,“以嚴肅的科學態度,認真汲取前人的經驗,在臨床中敏銳地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史濟湘嚴謹地思考如何搶救燒傷病人,時刻做好準備,敏銳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最終開創了中國最早的燒傷科。

如今,90 歲的王振義老師依然堅持每天查閱文獻,並在每週四的病例查房中給我們講述最新最前沿的知識,他的成就正是科研與臨床相互轉化的典型。正因為王振義、陳家倫、許曼音等等這些讓我們頂禮膜拜的一代人,才有我們瑞金醫院的今天。他們創建了我們眾多的學科,每一個人背後都有故事,但我們不能只關注他們的傳奇,當我們去深究的時候,才發現傳奇的背後是科研精神在熠熠閃光。

身為一名三級甲等醫院的醫生,我們有責任去研究那些基層醫院治療不了的疑難雜症,探索最新的治療技術,並將這些技術發展完善,然後把成果介紹給別人,例如寫成一篇論文供大家閱讀、參考,讓別人學習。這就是我們臨床基本的科研活動。當我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別人以後,就會有一種愉悅感,激勵著我們把科研當做一種快樂。就如同熱愛歌唱的人不斷琢磨每一字每一詞如何唱得更準確會很開心一樣,我們琢磨一篇文章如何寫得更好也可以得到快樂和內心巨大的滿足。

科研的目的絕不是發表文章。在有些醫生看來,為什麼要做科研?就是為了發表文章。為什麼要發文章?就是為了要晉升。這種想法就完全背離了科研的本意。在我看來,發表科研文章就是一種分享,把發表科研文章這件事過分量化或功利化,就遠離了科研的初衷。為了理想而選擇從醫的人多了,這個群體才更有希望。

我們有時將“科研”異化了

“做臨床研究、寫論文、做專利,這些都是科研的方法,但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為病人解決問題。”

要做好科研,就要思考自己目前的工作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不可替代才是創新的、獨的自主的。還要時時刻刻想到新的增長點,以前的工作只能代表過去,今後還能夠保持不斷進步嗎?有沒有一些預期可能出現突破的成果?有沒有創新的思維和方法?還有新的增長點嗎?還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科室嗎?不斷地提問自己,鞭策自己前進。

我們有一些醫生會說,每天要面對這麼多病人,既要看病又要手術,如果還要花時間去做科研,是一種額外的負擔。當把臨床與科研完全分割,科研對醫生就是一種負擔。但是為了解決臨床遇到的問題,服務于臨床就是醫生必為之事。我們有時將“科研”異化了,認為只有在實驗室裡進行的才是科研,其實不然,每一項技術的革新,每一個用藥方案和診斷方案的發展,都是科研,科研無處不在,科研浸潤在臨床中每一個環節。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應該具有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做臨床研究、寫論文、做專利,這些都是科研的方法,但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為病人解決問題。這需要我們把論文專利等轉化成為醫療上的創新,比如治療方法的創新和診斷方法的創新,這樣我們的臨床就可以促進科研,科研就可以推動臨床,千萬不要把這兩者割裂開來對待。眾所周知,瑞金醫院裡在全國排名靠前的科室科研力量都很強,因為他們能把臨床和科研有機結合在一起。

例如在內分泌科和內分泌研究所,我們創新設立“臨床基礎研究夥伴機制,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組成夥伴團隊,有人做臨床,有人做科研,臨床和基礎之間一一對應,相互配合,相互協作,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同心協力解決一個難題。比如針對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開始是我們臨床醫生看到一位病人,然後就從臨床進行分析,其科研夥伴去做免疫組化診斷,並進行基因排序,分析病因。接著臨床醫生再接手,繼續擴大病例收集和證實,發現原來這是一類極其複雜的疾病,再把這些疾病找出來,進一步分析它們的分子機制,提出“二次打擊”是此病病因。在這一過程中“臨床基礎研究夥伴”們經過了 6 個層次的轉化。

在臨床上摸爬滾打得到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但如果不能把它們通過科學研究進行分析、驗證,並產生新的理念和方法,那麼就無法推廣,無法真正促進醫學的進步。希望我們每一位醫生都認真思考,從自己身邊每一個臨床問題出發,為自己打造一對科研的翅膀,在醫學的天空飛得更高。

科研離不開學科帶頭人的思考和引領。那麼學科帶頭人應該具備什麼素質呢?

第一,學科帶頭人應該是一個充滿理想與激情、心懷遠大目標的人,帶領一個學科前進,需要有一種“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情懷和胸懷。

第二,要有愛心,無私大度,熱愛我們的病

人,熱愛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並誠心誠意地為每一位成員的快樂而快樂。

第三,要善於授權。要想做到善於授權,帶頭人在專業上肯定是處於領先的,而且要持續不斷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時刻保持低調謙和。

第四,要始終居安思危,合作共生。學科帶頭人應該時常有意識地與同行對比,找准學科所處位置,並與兄弟學科對比,只有對比才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它背後可能蘊藏著罕見的病因。這也是為什麼病人都想找有經驗的醫生看病的原因。不得不說,並非經歷即為經驗,也非書本即為知識,必須將經歷和讀書再經過思考,經過提煉,昇華為規律,才能成為經驗,才可以如同一位優秀的醫生那樣做出說不清道不明,但確實正確的本能反應。有人認為,現在知識儲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有手機,有百度,隨時可以搜索,遇到不懂不知的事情搜索一下就可以了。然而我們必須清楚,沒有儲備,腦子會變得越來越空白,醫者的本能就沒有了。醫生為什麼要做科研?為什麼要不斷積累經驗?為什麼永遠要學習?原因就在於此。

巨大醫學進步背後蘊含著科研的力量

診治許多病人,每天做很多手術,臨床經驗極其豐富;理論功底扎實,授課訪學,帶領大家共同成長……這並不是“好醫生”的全部。

也許有人會說,好醫生就是每天診治許多病人,做很多手術,臨床經驗極其豐富;或者,理論功底扎實,授課訪學,帶領大家共同成長……但是,僅有這些,那他們與一名真正的好醫生之間還存在差距。

這種差距往往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不勤於思考,滿足於機械性的看病開刀,或懶於跟蹤醫學進展和學科發展的方向,不習慣於學習新的方法、新的術式,而是滿足於陳舊的知識和方法,不能與時俱進;第二是不善於學習和總結,他們以為做醫生只是單純地看病、手術,卻不會從自己和他人的實踐中總結並吸取經驗,從而進行改進和完善;第三是不理解社會,社會對我們醫務人員有許多要求,但他們我行我素,不懂得溝通,乃至和社會脫節。

或許有人認為醫學前輩們不做科研,而是單純憑經驗,甚至以醫學是經驗科學為藉口,提出,“為什麼現在要求我們做科研”。內科醫生們都很膜拜張孝騫,以為他的臨床技能特別好,但並不做實驗。我在北京協和醫院的院史館就看到這樣一張照片,是上世紀30年代張孝騫做實驗的場景。照片中,他正在親自做酮體測定的實驗以便診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當時他用的設備非常簡陋,但他親自操作,而且又總結了實驗結果,論文發表在著名的 JCI上。可見張孝騫不但臨床技術高超,更是一位有科研思路的研究型醫生。

其實我們瑞金醫院的老前輩鄺安堃、許曼音、陳家倫也很早就開始做科研。1955年美國的Conn確診全球第一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後,瑞金醫院在1957年就診斷並治療了中國第一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這一事件被當做是瑞金醫院內分泌科的開端。因為沒有條件檢測醛固酮,當年碰到那位原醛症病人時,我們的老前輩們一開始是無法診斷該病的,為了明確診斷,他們把病人的血進行處理,然後注射入實驗鼠體內,導致實驗鼠出現了低血鉀症,這就是“代謝籠”的雛形;他們需要做複雜的腹膜部造影來觀察腎上腺,雖然這種造影技術很難,但他們努力做到了;他們和麻醉科醫生共同協商如何及時處理和解決手術中的低血鉀……他們經歷了無數難關,最終才成功地救治了病人。從診斷到治療成功,這一過程用了足足7個月。經過多年來科研到臨床的轉化和發展,如今瑞金內分泌科診治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只需要7 天,這巨大的進步顯示的就是科研的作用和科技的力量。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積累。上面提到的,瑞金醫院之所以能在 1957 年診斷中國第一例原醛,那是因為我們的前輩們在上世紀 5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關注腎上腺皮質。1952 年英文版的《中華醫學雜誌》裡有一篇論文,講述如何用嗜酸細胞顯示出糖皮質激素的高低,作者是吳冠英、王振義、陳家倫、許曼音,還有一篇1951年發表的英文文獻也是這個主題。1951年,王振義院士大學剛畢業,陳家倫、許曼音老師尚未畢業,這樣一群學生就在鄺安堃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中國最早的腎上腺皮質功能的研究。他們與很多教授合作、探討、實驗,最後發現可以用嗜酸細胞的數量來判定腎上腺皮質的功能。這項研究正是6年後他們成功診斷治療中國第一例原醛症的基礎。科學家們做出研究成果的故事似乎都很傳奇,但我們不能忘了他們背後的艱辛和努力。

發表科研文章是一種分享

“身為三甲醫院的醫生,有責任去研究那些基層醫院治療不了的疑難雜症,探索最新的治療技術,並將這些技術發展完善,然後把成果介紹給別人。 ”

1958 年,瑞金醫院成功搶救大面積燒傷病人邱財康後舉世震驚,創立了著名的燒傷補液“瑞金公式”。參與搶救的史濟湘教授是外科系統的醫生,他有這樣一段感悟,“以嚴肅的科學態度,認真汲取前人的經驗,在臨床中敏銳地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史濟湘嚴謹地思考如何搶救燒傷病人,時刻做好準備,敏銳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最終開創了中國最早的燒傷科。

如今,90 歲的王振義老師依然堅持每天查閱文獻,並在每週四的病例查房中給我們講述最新最前沿的知識,他的成就正是科研與臨床相互轉化的典型。正因為王振義、陳家倫、許曼音等等這些讓我們頂禮膜拜的一代人,才有我們瑞金醫院的今天。他們創建了我們眾多的學科,每一個人背後都有故事,但我們不能只關注他們的傳奇,當我們去深究的時候,才發現傳奇的背後是科研精神在熠熠閃光。

身為一名三級甲等醫院的醫生,我們有責任去研究那些基層醫院治療不了的疑難雜症,探索最新的治療技術,並將這些技術發展完善,然後把成果介紹給別人,例如寫成一篇論文供大家閱讀、參考,讓別人學習。這就是我們臨床基本的科研活動。當我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別人以後,就會有一種愉悅感,激勵著我們把科研當做一種快樂。就如同熱愛歌唱的人不斷琢磨每一字每一詞如何唱得更準確會很開心一樣,我們琢磨一篇文章如何寫得更好也可以得到快樂和內心巨大的滿足。

科研的目的絕不是發表文章。在有些醫生看來,為什麼要做科研?就是為了發表文章。為什麼要發文章?就是為了要晉升。這種想法就完全背離了科研的本意。在我看來,發表科研文章就是一種分享,把發表科研文章這件事過分量化或功利化,就遠離了科研的初衷。為了理想而選擇從醫的人多了,這個群體才更有希望。

我們有時將“科研”異化了

“做臨床研究、寫論文、做專利,這些都是科研的方法,但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為病人解決問題。”

要做好科研,就要思考自己目前的工作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不可替代才是創新的、獨的自主的。還要時時刻刻想到新的增長點,以前的工作只能代表過去,今後還能夠保持不斷進步嗎?有沒有一些預期可能出現突破的成果?有沒有創新的思維和方法?還有新的增長點嗎?還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科室嗎?不斷地提問自己,鞭策自己前進。

我們有一些醫生會說,每天要面對這麼多病人,既要看病又要手術,如果還要花時間去做科研,是一種額外的負擔。當把臨床與科研完全分割,科研對醫生就是一種負擔。但是為了解決臨床遇到的問題,服務于臨床就是醫生必為之事。我們有時將“科研”異化了,認為只有在實驗室裡進行的才是科研,其實不然,每一項技術的革新,每一個用藥方案和診斷方案的發展,都是科研,科研無處不在,科研浸潤在臨床中每一個環節。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應該具有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做臨床研究、寫論文、做專利,這些都是科研的方法,但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為病人解決問題。這需要我們把論文專利等轉化成為醫療上的創新,比如治療方法的創新和診斷方法的創新,這樣我們的臨床就可以促進科研,科研就可以推動臨床,千萬不要把這兩者割裂開來對待。眾所周知,瑞金醫院裡在全國排名靠前的科室科研力量都很強,因為他們能把臨床和科研有機結合在一起。

例如在內分泌科和內分泌研究所,我們創新設立“臨床基礎研究夥伴機制,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組成夥伴團隊,有人做臨床,有人做科研,臨床和基礎之間一一對應,相互配合,相互協作,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同心協力解決一個難題。比如針對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開始是我們臨床醫生看到一位病人,然後就從臨床進行分析,其科研夥伴去做免疫組化診斷,並進行基因排序,分析病因。接著臨床醫生再接手,繼續擴大病例收集和證實,發現原來這是一類極其複雜的疾病,再把這些疾病找出來,進一步分析它們的分子機制,提出“二次打擊”是此病病因。在這一過程中“臨床基礎研究夥伴”們經過了 6 個層次的轉化。

在臨床上摸爬滾打得到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但如果不能把它們通過科學研究進行分析、驗證,並產生新的理念和方法,那麼就無法推廣,無法真正促進醫學的進步。希望我們每一位醫生都認真思考,從自己身邊每一個臨床問題出發,為自己打造一對科研的翅膀,在醫學的天空飛得更高。

科研離不開學科帶頭人的思考和引領。那麼學科帶頭人應該具備什麼素質呢?

第一,學科帶頭人應該是一個充滿理想與激情、心懷遠大目標的人,帶領一個學科前進,需要有一種“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情懷和胸懷。

第二,要有愛心,無私大度,熱愛我們的病

人,熱愛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並誠心誠意地為每一位成員的快樂而快樂。

第三,要善於授權。要想做到善於授權,帶頭人在專業上肯定是處於領先的,而且要持續不斷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時刻保持低調謙和。

第四,要始終居安思危,合作共生。學科帶頭人應該時常有意識地與同行對比,找准學科所處位置,並與兄弟學科對比,只有對比才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