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腹透水腫怎麼辦

人體的體液容量是一定的, 需要時刻保持平衡才能維持好的身體狀態, 出現腹透水腫就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壓力, 容量超負荷會容易引起高血壓, 通常水鹽攝入過多、水鹽清除減少以及出現新的合併症都是造成腹透水腫的原因, 需要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法及時地就醫治療。

一、腹透水腫

容量狀態指的是人體的體液容量, 良好的容量狀態在於液體的出入平衡, 水腫是容量超負荷的重要體征。 在腹膜透析中, 容量超負荷易引起高血壓, 可引發或加重腹透患者左心室肥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併發症。 由於腹膜透析是在家庭進行, 水平衡的判斷需要靠患者自身來實現, 水瀦留的早期症狀較為隱蔽, 可以沒有肢體水腫症狀, 或僅僅表現為血壓升高, 容易被忽略。

1、引起水腫的常見原因

(1)水鹽攝入過多:腹膜透析本身對鈉的清除能力較低,

尤其是患者已發生水液瀦留時更加明顯。 許多患者常常因為口渴、或難以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或對控制液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原因, 不能很好地控制水鹽攝入, 導致水腫。 而一旦出現水腫, 糾正也常常較為困難。

(2)水鹽清除減少:隨著腹膜透析治療時間延長, 患者殘餘腎功能逐漸下降或喪失, 即使患者的腹膜功能沒有任何變化, 總水清除也會因殘餘腎功能下降而減少。 另一方面, 由於腹膜轉運功能發生改變, 會導致水的清除減少。 再加之淋巴回流加重、淋巴再吸收增加, 導致患者容量超負荷, 發生水腫。

(3)出現新的合併症:如心功能不全或原有的心臟疾病加重、低白蛋白血症、機械或解剖方面的併發症等, 使腹透超濾量減少。

(4)年齡:相對于正常成年人體液量占體重比例(男性60%、女性55%)而言, 老年人的體液量只占體重的45%, 老年人的體液量減少主要為細胞脫水退縮, 細胞內液減少, 細胞外液相對增加, 容易處於不顯性水腫狀態。 因此, 老年腹透患者更容易處於不顯性水腫狀態,

有時僅依靠臨床症狀、體征來判斷其容量狀態不準確, 需要依靠理化檢查。

2、出現水腫如何進行評估

(1)臨床評估:回顧病史, 瞭解有無胸悶、憋氣, 有無新增或原有心血管疾病加重, 是否不耐受現在透析處方, 有無水鹽攝入增加, 有無尿量減少等。 血壓是反映體內容量負荷狀態的重要標誌, 尤其是當限制了水、鹽攝入與增加腹透超濾後, 血壓仍未能恢復正常, 則更能說明容量負荷的存在。

(2)實驗室檢查:在進行臨床評估的同時, 還可以進行一些實驗室檢查, 幫助判斷水腫的原因, 如B型鈉尿肽(BNP)、心臟彩超、生物阻抗分析法(BIA)等。 但上述均不是評估體內容量狀態的金標準, 所以需要醫生結合患者的病情綜合評估。

3、腹透患者如何避免水腫發生

(1)記錄每天的尿量及超濾量, 定期檢查容量負荷相關指標, 根據尿量限制飲水。

(2)定期評估腹膜功能(PET), 根據腹膜轉運的類型, 適時調整透析處方, 保持合適的腹透超濾量。

(3)已出現水腫的患者, 應積極查找原因, 加強限制水鹽攝入。 對有殘餘腎功能的患者, 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利尿劑、酌情使用高濃度葡萄糖透析液、必要時改行自動化腹膜透析。 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

(4)重視保護殘餘腎功能, 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 避免脫水狀態。

(5)防治腹膜炎發生, 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換液。

4、限制水鹽攝入的方法

(1)控制鹽的攝入:過多食鹽宜導致水瀦留。 每日食鹽量應<3g, 避免含鹽高的食物, 如醃製品、醬油, 避免使用雞精、味精等含鹽高的調料,

可選用低鈉鹽, 烹調時可多加些調味劑, 如青椒、辣椒、胡椒、花椒、檸檬、蔥、薑、蒜、洋蔥等, 增加食物的味道。

(2)控制水的攝入:儘量少吃含水分高、營養價值低的食品, 如菜湯、稀粥等, 最好以奶、濃湯等有營養價值的食物來代替水、茶, 盡可能以進餐時的液體來服藥;可以將每天允許喝的水用固定的水杯盛放並分次飲用, 並以小口緩慢咽下, 不要一飲而盡, 這樣既有利於水的控制又能準確記錄每日總飲水量。 另外, 水溫以偏涼為宜, 避免過熱, 以達到解渴的目的, 建議用涼水漱口、含冰塊(特別是檸檬水製成的冰塊), 但不要咽下。 定時刷牙, 將牙膏、牙刷放在冰箱裡, 含酸味食品、嚼口香糖可保持口腔濕潤。

(3)做好出入量記錄,尤其是零食、菜湯、水果、輸液量和飲水量等,出量包括透析超濾量、尿量、嘔吐量以及每日大約500-700mL的不顯性失水(隨季節而變),保持每日總攝入量與出量大致相等。

(3)做好出入量記錄,尤其是零食、菜湯、水果、輸液量和飲水量等,出量包括透析超濾量、尿量、嘔吐量以及每日大約500-700mL的不顯性失水(隨季節而變),保持每日總攝入量與出量大致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