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冬季御寒必備八食譜 趕走手腳冰涼過暖冬

冬季寒氣逼人, 御寒成了冬季養生重頭戲之一, 御寒寒要從內部調理做起。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 手腳容易冰冷、麻木, 多是屬于氣血的毛病, 因為氣虛、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 那么冬季如何御寒呢?冬季御寒食譜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了八款御寒食譜, 幫你暖暖身, 過個暖冬, 一起來看看吧。

1、干鍋扒皮魚——御寒指數:★★★★

材料:

小扒皮魚、洋蔥適量、青椒適量、老姜少許、大蔥少許、蒜少許、朝天椒少許、干辣椒少量、花椒少量、八角適量、桂皮適量。

制作:

1) 扒皮魚解凍后清洗干凈, 在魚身兩面各劃兩刀, 用鹽、老抽、姜片、淀粉腌制20分鐘。

2)洋蔥、青椒洗凈切適當大小, 放入干鍋中墊底。 紅辣椒、大蔥切段, 姜切片, 蒜切大塊備用。

3)將腌制入味的扒皮魚炸至兩面金黃備用。 涼油, 放入花椒、大料、桂皮炸出香味后放入干辣椒、剁椒、紅椒翻炒片刻。

4)然后加蔥段、蒜塊、姜片,

接著放入陴縣豆瓣、老干媽油潑辣椒、剁椒醬各一大勺炒至油色發亮, 放入炸好的魚翻炒均勻后放入提前用洋蔥、青椒墊底的干鍋中。

2、黃芪當歸羊肉湯——御寒指數:★★★★★

材料:

羊腿肉500g、土豆100g、胡蘿卜50g、羊肋條100g、大蒜適量、枸杞適量、八角適量、山楂適量、小茴香適量、黃芪適量、當歸適量、啤酒550ml、花椒粒適量、生姜適量。

制作:

1)把所有材料(啤酒)除外清洗一下并且按照個人喜好切塊。

2)再將所有材料用電壓力鍋燉1鐘頭就好了。

3、北菇炒山藥——御寒指數:★★★

材料:

北菇350克、山藥200克, 醬油適量、糖適量、油適量、鹽適量、淀粉適量。

制作:

1)將北菇泡軟去蒂后洗凈, 山藥削皮切片備用。

2)再加入泡香菇的水及醬油、糖, 燒開, 改小火煮10分鐘。

3)放入山藥同燒, 并加入鹽、淀粉勾芡后即可。

4、栗子紅薯排骨湯——御寒指數:★★★★

材料:

栗子400克(去殼)、紅薯兩根、排骨400克、紅棗4粒、姜2片、水8碗。

制作:

1)排骨洗凈, 切塊, 汆水撈起待用。

2) 栗子去殼去衣;紅薯去皮, 切大塊, 紅棗洗凈拍扁去核。

3) 煮沸清水, 放入排骨、栗子、紅棗和姜片, 武火煮20分鐘, 轉小火煲1個小時, 放入紅薯塊,

再煲20分鐘, 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5、咖喱牛腩鍋——御寒指數:★★★★

材料:

牛腩500克、胡蘿卜2根、土豆2個、洋蔥半個、日式咖喱膏3塊、椰漿(一定是濃郁乳白色的椰漿哦, 不是椰汁飲料那種)150ml、香葉兩片、八角一個、花椒幾粒、姜一塊。

制作:

1)將材料去皮切塊, 牛腩焯水后, 沖洗干凈, 放入高壓鍋內, 加開水、香葉、八角、花椒、拍破的姜, 上汽后壓20分鐘。

2)炒鍋內倒少量油, 八成熱后, 放入土豆、胡蘿卜與洋蔥, 炒到表面收縮、微焦后撈出備用。

3)將牛腩與炒好的蔬菜放入燉鍋中, 加入剛才煲牛腩的肉湯, 剛浸過食材即可。 大火燒開后, 放入三塊咖喱膏。 中小火燉煮20分鐘, 之后淋入椰漿調勻即可關火。

6、蟲草烏雞湯——御寒指數:★★★★★

材料:

烏骨雞100—200克, 冬蟲夏草10克, 懷山藥30克, 蔥、姜、鹽等調味品適量。

制作:

1)將烏骨雞肉切塊, 蔥切段, 姜切片, 與冬蟲夏草、懷山藥一起放入砂鍋中.

2)大火煮沸后, 改小火燉熟, 加入食鹽等調味品即可食肉喝湯。

7、酒糟蛋花羹——御寒指數:★★★

材料:

雞蛋一只、酒糟小半碗。

制作:

1)把酒糟放入鍋中, 注入適量清水, 拌勻。

2)根據自己的口味調入白砂糖,

中火煮滾。

3)雞蛋打散, 倒入鍋中, 拌勻, 關火。

小貼士:酒糟可以自制, 也可以在外購買;由于久煮會使其中的酒分和營養消失, 所以要預先加糖調味, 一煮沸即關火。 酒糟可以補血、提氣、養顏, 很適合女士, 當然男士也可以喝。

8、南瓜暖身湯——御寒指數:★★★

材料:

南瓜300克、姜粉少許、枸杞少許。

制作:

1)南瓜去皮去籽切塊、枸杞洗凈。南瓜放入鍋里,加水蓋過南瓜,煮至綿軟。

2)用湯勺壓成泥,拌入姜粉,再加一點點水和枸杞一起煮開。最后拌勻即可。

材料:

南瓜300克、姜粉少許、枸杞少許。

制作:

1)南瓜去皮去籽切塊、枸杞洗凈。南瓜放入鍋里,加水蓋過南瓜,煮至綿軟。

2)用湯勺壓成泥,拌入姜粉,再加一點點水和枸杞一起煮開。最后拌勻即可。